- 拼音:
zī zhū bì jiào
- [ zī zhū bì jiào ]
对锱和铢这样微小的量都要计较。形容斤斤计较。铢:一锱的六分之一。
- 【解释】: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 【出自】:《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 【示例】: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 - 中文名
- 锱铢必较
- 外文名
- to haggle over every penny
- 拼音
- zī zhū bì jiào
- 注音
- ㄗㄧ ㄓㄨ ㄅㄧˋ ㄐㄧㄠˋ
- 释义
- 非常小气,很少的钱要计较;喻气量小
- 出处
- 《荀子·富国》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出处:
宋·陈文蔚《陈克斋集》:“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例句:
他真是受尽人间的践踏,含辛茹苦,~终于成了大富家了。
近义词:
分金掰两睚眦必报一毛不拔斤斤计较爱财如命锱铢较量反义词:
不拘小节捐弃前嫌鸡虫得失慷慨仗义一笑置之慷慨解囊宽大为怀成语接龙:
较短量长长驱直进进寸退尺尺壁寸阴阴凝冰坚坚苦卓绝绝妙好词词穷理极极古穷今今非昔比比肩连袂袂云汗雨雨丝风片片词只句句斟字酌酌古参今今是昨非非同寻常常年累月月值年灾灾难深重重门叠户户曹参军军临城下下学上达达权知变变醨养瘠瘠牛羸豚豚蹄穰田田畯野老老朽无能能者为师师心自用用心用意意气相投投戈讲艺艺高胆大大快人心心头鹿撞撞阵冲军军令如山山穷水尽尽付东流流离播迁迁风移俗俗下文字字里行间间不容缓缓兵之计计行虑义义无反顾顾名思义义断恩绝绝长续短短绠汲深深猷远计计穷力竭竭诚尽节节上生枝枝辞蔓语语短情长长戟高门门闾之望望风而降降尊纡贵贵壮贱老老气横秋秋风瑟瑟瑟调琴弄弄斤操斧斧钺之诛诛心之论论功封赏赏同罚异异口同声声希味淡淡然置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释义:
语出《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极其微小的数量。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英文翻译:
haggle over every penny
更多解释:
锱铢必较,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zhū bì jiào,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出自《荀子·富国》。
锱铢必较成语出处
《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锱铢必较词语辨析
近义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反义词:慷慨仗义、宽大为怀、宽宏大量、虚怀若谷
锱铢必较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关,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宋·陈文蔚《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沈从文《菜园》:“他不能同人锱铢必较的算账,不过单是这缺点,也就使这人变成更可爱的人了。”
《明史·汤开远传》:“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