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浩然文史

成语背后的历史变迁:人人都知道“泾渭分明”,但究竟谁清谁浊?

2020-09-21 22:41浩然文史

说到着名的成语 “泾渭分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泾河与渭河相遇后,为什么会出现相互分明的情况呢?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历史上谁清谁浊,更是被讨论了上千年之久。这一切还要从渭河与泾河的流向及历史变迁说起。

一、“泾渭分明”的背后逻辑

渭河与泾河都是今天关中平原主要的水源补给,渭河发源于定西渭源县的鸟鼠山,一路经过天水、宝鸡、咸阳,至西安高陵与泾河汇合。而泾河则发源于宁夏固原的六盘山,从六盘山经平凉等地与渭河汇合。

泾河

只有了解这两条河流的基础流向,我们才能明白“泾渭分明”这种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决定一条河流是清是浊的关键,是这条河流所流经地区的植被状况与生态情况。生态的好坏决定了一条河流含沙量的多少,中国每一条河流都会有一定的含沙量,含沙量越高,水质一般越浑浊。

浑浊的河流

往往一个河流可以自成一个流域体系,每个流域体系植被覆盖率都不相同,流域内如果植被充足,生态环境良好,就能对当地的水土进行更好的保护,不容易受到河流的侵蚀,与此同时,河流的含沙量自然就会小很多。

“泾渭分明”是一种自然地理现象,今天世界上很多河流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只不过最出名的还是中国的泾河与渭河。

泾渭分明的现象很多地方都有

二、历史与现实的“泾渭分明”

《诗经》中有“泾以渭浊”一句诗,由此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泾河清而渭河浊。到了唐代,这种情况竟然颠倒过来了,即渭水清,泾河浊。根据学者对唐代渭水与泾河的史料分析,其中介绍渭水清的有几十条文献。而唐代诗人杜甫就说渭水与泾河的含沙量是相当的。

到了宋代这种情况依然如前,都是认为渭河比泾河要清很多,这个从陆游与朱熹的诗句就可以知道。但是到了清代,情况又有了一些不同,乾隆帝曾经派官员专门在泾河与渭河流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当时的官员就记载,泾河大多数时间是清的,只有在洪水期间会出现浑浊的现象。而对渭水的记载则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没见它有多清澈。

泾渭分明的景观

当时我问了陕西师大学习地理学的朋友,他对我说:“渭水是从秦岭发源的,主要的流经地是关中平原,相较于其他地方,关中地区黄土较少,侵蚀也比较少。而泾河发源于六盘山,河流要从黄土高原的腹地经过,侵蚀必然加多,所以渭水一般会更清,泾河会更浊。”如果仅仅靠这个推论,好像的确是正确的。

上游泾河的状况(作者摄)

于是,为了搞清楚状况,我专门在冬天跑到西安高陵区“泾渭分明”处。可是到了高陵区才发现,情况根本不是那样,在今天高陵区马家湾镇,我们看到大量的污水排入了渭河,完全是污浊的,原来的泾渭分明应该是一清一浊,现在却变成了一浊一黑。

今天西安的渭河(作者摄)

当地人说,10年前这里的污染更加严重,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渭河的治理,所以很多排污企业被关停或者整改,渭河的生态环境比之前已经改善了一些,但还是有一些企业经常违规向渭河排污。

中国的泾渭分明所争论的焦点,其实不是谁清谁浊,而是含沙量的大小。前面也说了,河流的清浊和当地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有很大的关系。清与浊如果用河水含沙量来计算,据说含沙量在每立方米20公斤以上的话,就很难分清谁清谁浊了,同时还要看沙粒的大小,以及沙粒能否溶于水,这些都是决定谁清谁浊的关键。

位于西咸新区的渭河

而且含沙量的大小有时还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到了夏季,泾河的丰水期一般在8、9月份,而渭河的丰水期则在7、8月份。在这一时段,降水量大的河流就容易爆发山洪,河流流速加快,侵蚀加剧,加之雨水可能会携带大量的沙土,顺势也会带入河流之中,这样就会导致河水含沙量加大。

但是洪水一旦退去,河水的含沙量就会降低,水又会从浑浊转为清澈。所以一年当中,如果在污染程度与上游植被相等的情况下,渭水与泾河所产生的变化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把河流污染、植被破坏或者植被保护也算进去的话,那么分析的结论可能就更复杂了。

山洪爆发,泥沙俱下

文史君说

“泾渭分明”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出现,如在蒙古色楞格河附近和巴西亚马逊河等,当然最出名的还是中国的泾渭分明。泾河与渭河谁清谁浊,显然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其实在泾渭分明这一现象背后,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两条河流周边的植被状况、含沙量大小、河流污染程度,以及季节性洪水期等多重因素。

参考文献

谭其骧;《长水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陈树斌:《陕西自然地理概况》,陕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侯仁之:《历史地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陕西专刊上),2004年1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同时我们也略备薄酬,欢迎广大文史爱好者惠赐稿件,具体投稿要求可在公号首页点击“联系我们”查看。

投稿邮箱:haoranwenshi@163.com。

分享、在看、大拇哥

一个都不能少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林宗巾:由历史典故到文学意象

    一、 “林宗巾”典故的源出及流行郭泰,字林宗,范晔《后汉书》卷九十八《郭太传》(注:范晔为避父范泰讳,于《后汉书》中改作“郭太”)记载了郭泰的一则轶事,乃“林宗巾”典故的最早源出:(郭太)性明知人,好..

    2024-03-20 10:58 18
  • 刘新庄: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

    1992年12月21日,我怀着梦想,揣着希望,尝试初次离巢的飞翔,无法忘记和亲人挥手惜别的场景,穿上绿色的军装,乘远行的列车来到群山环绕的小兴安岭,茂密的白桦林、晶莹剔透的树挂、美丽的雾松冰凌花,都曾经带给我..

    2024-03-16 07:34 14
  •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南京大屠杀,日军畜生的最高指挥松井石根竟然发布了屠城的命令,一周的时间杀死我军民三十万。日军罪行惨无人道,罄竹难书,令人发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永久的伤痕,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的耻辱。历史已是过去,不可改..

    2024-03-14 07:54 20
  • 《芈月传》观后感:女性力量的崛起与历史的回音

    一、引言《芈月传》是由郑晓龙执导,孙俪等人主演的古装剧,以战国时期的女性政治家芈月为主线,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爱情传奇和女性力量。该剧以其丰富的人物塑造、历史事件的呈现和女性主题的突出,吸引..

    2024-03-04 11:09 24
  • 《三国演义》:历史洪流下的人生抉择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由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和民间故事创作的小说,被誉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部作品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各个势力之间的斗争与纠葛,英雄辈出,故事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历史感。一..

    2024-03-04 10:19 39
  • 王继如:向往光明是最本质的初心——读《从历史中醒来》

    读毕孙机近30万字论述中国文物考古的《从历史中醒来》,掩卷默想,意犹未尽。1960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的孙机是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历史中醒来》是..

    2024-02-26 10:05 32
  • 张魁兴:中德文化的对撞以及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一家祖孙三代同名弗兰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族秘密和情感暗流?一幢墓园旁的林中古屋,当梦游的白格夫人声声呼唤弗兰茨,她到底是在呼唤谁?二战中失踪的爱人,相依为命的独子,还是中德混血的小孙儿?中国旅德作家..

    2024-02-26 08:03 29
  • 三国演义

    三国里王平怎么能改变了历史呢?

    为什么蜀汉的文盲将军王平改变了历史走向?王平在是个特殊的存在,身为蜀汉名将,他有过两次投降,一次是跟随他所在的部落首领一起投靠了曹操,成为曹操手下的代理校尉,一次是在汉中之战结束后投靠了刘备,成为刘备..

    2024-02-17 09:52 33
  • 魁哥说历史

    如果三国开国皇帝分别是曹彰、刘封、孙策,历史走向将会如何?此人将提前结束三国

    魏蜀吴三国三巨头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开创(或者奠定)了各自王朝基业,开启了三国争霸的时代。其中魏国的开国皇帝不是曹操,而是曹操之子曹丕,蜀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后主刘禅,在位41年,吴国在位时..

    2024-02-16 02:21 38
  • 三国演义

    三国历史中文弱的刘表为何能够单骑定荆州?

    跟刘备一样,刘表也是汉景帝的后人,而且看起来在方方面面都比刘备更具优势,例如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即便到了东汉末年,依然还是大户人家。但是,即便如此,他却最终还是沦为了他人的嫁衣,不仅未能成为三足鼎立之一..

    2024-02-14 12:01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