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饶第壹眼

上饶信州区沙溪毛阍村娄氏其家族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几代名人故事广为流传

2020-09-25 21:38上饶第壹眼

曾参观过不少大族宗祠,一族之中能出多位名人的,实为鲜见。而其家族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更是凤毛麟角,尤值尊崇。娄氏几代名人的故事已广为流传,收集、整理、归纳,告以后人,意义非凡。

娄璜

毛阍,属信州区沙溪镇青岩村辖下自然村,古时原名砍石。

相传唐朝初期,娄氏第十四世裔曜公从郑州(古称武来)到信州路任上饶尉,居住在州内北街。曜公之子娄璜擅长“堪舆”之术,喜欢游山玩水,明阴阳,辨风水。

有一天,娄璜骑着马沿着信江河,朝东方向行了四十余里,遇到一块突兀的大岩石挡在了路中间。纳闷此石缘何没有村民将之搬移呢?待他下马细看,只见该岩石断面如削,平整如镜,却是堪舆术中相传的“下马石”!

但凡有天然如此生相的石头,文官遇之下轿,武官遇之下马。因此种神石所现之处,定是大贵之地。

娄璜再细察此地大势,只见田野开阔,山清水秀,更有那隔江峰峦像是大鹰展翅。正当他拊掌暗惊之地风水之胜时,恍惚间似有一只金丝猫从隔岸飞跃而过,倏忽间便消失于大岩石背后。狮虎皆属猫科动物,且此猫浑身金丝,并非凡物。正是暗合了堪舆学中所指的“狮相显身”。石与猫相应,预示着此地必出封侯拜相之大材!娄璜便下决心在这块巨石附近筑屋居住了下来,并将此地取名为砍石。

果然,娄璜在砍石定居后,诞有两个儿子,长子娄师德便是后来盛唐名相,千古流芳。

娄师德

中国有句俗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比喻宽容待人,谦逊大度的超脱品性。或许很多人认为此俗话来自于王安石典故,其实早在王安石(北宋)之前,唐朝娄师德已然是此德典范。

娄师德(630-699),字宗仁。关于他的谦和忍让有个最着名“唾面自干”的故事:他的弟弟娄师道去上任代州刺史之前,向娄师德道别辞行,并请教为官之道。娄师德举例道:“假若有人朝你脸上吐唾沫,不要发怒,也不要擦去,而是令其自干。因为即便是擦拭,都是表示反抗与不满。”

能做到这个地步,在现代人的观念里是不可思议的,甚至会以为他是胆小懦弱,委曲求全之人。但是只要你稍加细心、深入了解他,就会发现其实不然。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二十六岁便中进士,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唐上元初年,累补监察御史。听闻西北战事吃紧,作为一个文官的他应募从军。在与吐蕃接壤的河陇地区主事军务,与外敌对抗四十余年,屡立战功。且带领部下屯田垦荒,自筹粮草,深得武则天赏识。692年(长寿元年),娄师德被召回朝中,担任夏官侍郎、判尚书事,次年又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694年(延载元年),已为宰相的他,却仍要兼管屯田事务,被任命为河源、积石、怀远等军及河、兰、鄯、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696年春天,他再次被任命为“戍边道行军副总管”,出击吐蕃,这次唐兵遭遇大败,娄师德被连降多级,贬到一个叫原州的小地方挂了个“员外司马”的闲职。一年以后,公元697年五月,女皇武则天又念起娄师德英武,再次委以“清边道副大总管”之职,带兵二十万迎战契丹。同年九月,娄师德升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再次担任宰相,兼纳言,进封谯县子。

与娄师德同朝的狄仁杰,与他一样两度拜相。但狄仁杰性格耿直,激进直率,虽破案千万,立功无数,但却不屑娄师德的为官之道。认为娄师德谨小慎微,难成大事。武则天见他常排挤娄师德,便将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奏章给他看,告诉他:“你可知道,你今日能为相,却是娄师德一直在努力推崇你……”狄仁杰看后十分惭愧,叹道:“我却不知道他竟能如此容我,相较之下,胸襟之广实在非我所能企及!”

娄师德一生大起大落,却能荣辱不惊,低调宽容,为人无懈可击。在唐朝风起云涌、险象环生的官场,不随波逐流,不结党树敌。于699年(圣历二年)在会州(甘肃靖远)病逝,终年七十岁,追赠凉州都督,谥号贞。相较其他同朝高官非刑即杀,是为善终。且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二十四人被唐德宗定为宰臣上等,画像被放入了凌烟阁(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高阁)。

《孙子兵法》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

《老子》有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娄师德用一生很好地诠释了东方哲学之大意境,忍让不是懦弱,将之付诸于行,并能坚持贯彻一生,实是大智慧也。

娄谅

娄谅(1422-1491)字克贞,号一斋,是娄氏第三十九世裔孙,娄师德第二十四代孙。明初理学家。

西方哲学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中国东方哲学则有理学与心学之分。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是在理学的“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来。而最早成为其师,点拨其志的,正是当时在毛阍村避世讲学的娄谅。黄宗羲《明儒学案》中提到娄谅时有云:“姚江之学,先生为发端也。”姚江之学即指王阳明的心学。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娄谅已68岁,而其时王阳明才18虚岁。他刚刚结了婚,带着夫人诸氏从洪都(今南昌)归浙江余姚省亲,水路行舟到广信府东边的毛阍村时,停歇上岸,专程拜谒娄谅。因为娄谅轻仕重学,求学问道到43岁才去考仕,获官成都府学训导,封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却只在任上待了两个月,便称病回归,与其弟娄谦(号莲塘)整日讲学为乐,建一读书“芸阁”,专事教授学生,在信州一带被奉为圣人,颇负盛名。

娄谅与王阳明,一老一少,因学结缘。王阳明向娄谅询问如何才能修成圣人。娄谅回道:“圣人必可学而至。”

娄谅向王阳明讲述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他听说吴与弼(字傅,号康斋)在抚州崇仁乡居,躬耕食力,潜心治学,收了不少弟子从学。便从上饶赶往崇仁,投在康斋的门下。康斋之学,完全遵从程朱之道,以敬义夹持,诚明两进为主,认为人应当整束自己的身心,使其莹净。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终生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念。并教导娄谅为学之道必须亲治细务,躬行践履。亲身参与劳动,在自然、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事每物去体验感悟,才能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

娄谅一生共有着作《日录》四十卷,词朴理纯,不苟悦人;《三礼订讹》四十卷;《诸儒附会》十三篇,《春秋本意》十二篇,他的思想对王阳明起到了深刻的影响,自然对那些前来求学的学生更是裨益良多。因来毛阍村求学的人越来越多,当时盛况颇有孙子设坛讲学之风,道教场所古称杏地,毛阍村也一度被称为杏坂村。

娄忱与娄性

据《上饶县志》载,明朝夏尚朴(娄谅学生,江西广丰人。文学家、诗人)曾为娄忱专写了墓志铭,称娄忱为“冰溪先生”,又因娄忱与其兄娄性不和,托疾称病躲在阁楼里看书,十年不下楼,户部侍郎邵二泉送其外号“楼上先生”。

娄忱,字诚善,年幼时便有奇质,落笔成文,妙语连珠,常令人惊叹。但却心性清高,只喜好写文研学,不通人情世故,一直没有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只在近晚年时由岁贡受归安训导,但与他父亲娄谅一样,只做了几个月便弃官回乡了。

娄忱为何会与娄性不和?因娄性长女娄素珍是宁王妃,当朝太后去世,国母之丧,按例所有的皇亲国戚要受衮服(古代品级最高的衣服,日常只有天子穿着。)但是性情孤傲的娄忱不愿意与宁王朱宸濠搭上姻亲关系。只愿穿平常的吊丧之服,还极力翻出前朝旧例来陈述自己的志气、推却收受衮服。因这件事,几次差点被宁王朱宸濠害死,好在都得到了当时任都宪的王阳明暗中解救。所以,他十年躲在楼上不下来,也不一定是真与娄性不和。可能只是为了避难而已。

后来朱宸濠谋逆失败,娄氏一族被株连,娄忱也被抓,投入狱中。一些平日里的亲朋好友因害怕牵连受累,都不敢前去探望。唯独娄忱的第二个女婿余锭(上泸人),不避艰险,亲自上牢狱中打点疏通,托人照顾娄忱。娄忱在狱中得病,余锭又是送药寻医,晏然在家里一样,尽心尽力。可惜仍然没有医好娄忱,卒于狱中。余锭将娄忱遗体接回家中,按礼俗衣衾棺椁,殡殓厚葬。并拜托夏尚朴为娄忱写墓志铭。夏尚朴感其孝心,又敬重娄忱本人傲骨高洁,义不容辞,接下重托。

娄性,明朝成化年间进士,担任过兵部侍郎等职,也在白鹿洞等书院讲过学,亦是一代名儒。但或许是因娄性去世较早(宁王叛乱前),也或许因他是娄妃的父亲,提及他必连及宁王反叛一事,导致关于娄性的记载极少。相对来说,娄忱的名气反而更大,有些旧籍上会将娄素珍之父写作娄忱,甚至直接写成娄谅。但经对比一些历史事件发生年份,娄性为娄素珍之父,最为可信。

娄素珍

娄素珍,明朝宁王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朱权之四世孙)正妻,称娄妃。娄谅的孙女,其父娄性膝下有仁、促二子,娄素珍是长女,幼女为明朝礼部尚书费寀(明朝首辅费宏之弟)夫人。

娄素珍出生年月不详,毛阍村娄氏宗祠墙壁上资料标注(1506-1521)与史载宁王之乱(1519年)年份不符。娄素珍初嫁宁王朱宸濠时已是十六岁,根据她叔叔躲在楼上十年的记载,她至少有二十六岁以上。且朱宸濠出生于1479年,到兵败时他已经四十岁了。娄素珍是他的正妻,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的话,宁王应该早有正室,据此推算,他们年龄应该也相差不了太多。她跳江自尽时有可能已有三十多岁。出生年月因在1500年之前。

娄素珍与宁王朱宸濠刚成亲之时,他尚是一翩翩少年,对聪慧明丽的娄素珍极为宠爱。常常与她一起游山玩水、品诗作词。娄素珍曾作诗一首:“春晴并辔出芳郊,带得诗来马上敲,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他们两人各骑着一匹马,放马由缰,并头而行。一边在马上悠然地欣赏着郊外的美景,一边还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诗篇。他们哪是着意去寻春呀?尽在享受两个人的柔情蜜意了。

宁王为了彰显对她的宠爱,特地在豫章南湖中央,一块突出水面的绿色小洲上,建起亭台楼阁,命名为“杏花楼”,专供她常来登高赏景,临水梳妆。而娄家也因宠福荫,在广信府(今水南街劳动路娄家巷)建了府邸,后人在匾额上标注“理学旧弟”,以彰娄家理学思想之深远。(也有些资料记载娄妃出生地在水南街,其府邸就应该是娄性所建。)

娄妃从小饱读诗书,而且书法也很好,洪都城的一些城门名、寺庙匾额都纷纷请她题写。据《明史》记载,1514年,宁王更是为娄妃专门请了江南才子唐伯虎教她作诗绘画。据《上饶县志》记载,唐伯虎曾陪同娄妃到广信府省亲,在县衙留下一幅《潜龙》书画,据说此画阴雨天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龙腾吐雾之象。

若是宁王与娄妃一直这般夫妻恩爱,风花雪月,浪漫一生,也是一段佳话。只可惜朱宸濠听信江湖道士蛊惑,说是洪都城(今南昌)东南处有天子之气,他便专门去建了一座王府,相信自己定是未来的天子,动了叛逆之心。

朱宸濠的爷爷朱权曾经与燕王朱棣出生入死,共卫天下。但朱棣坐稳江山后却过河拆桥,连朱权想要获封到稍为富庶的苏杭之地的请求都被驳回,只给了比较偏僻穷困的洪都城封为宁王。所以朱宸濠其实从小就感受到家族对王权的不满,只是羽翼未丰,时机未到。

明武宗朱厚照,荒淫暴戾、怪诞无定,个性极为乖张任性,大失人心。每当有人谈及皇帝荒唐之处,大摇其头时,朱宸濠便雄心勃勃,认为自己才应该是顺应民心,圣明之主之选。若是朱宸濠是那圣贤明士,说不定还真能收服官民,改写历史。可是他本人也是刚愎自用、恣意妄为之人。为了设法恢复以前被削夺的护卫以及良田,他贿赂皇帝身边的红人刘瑾和其他当朝显贵。刘瑾***后,他又送钱给其继任者钱宁,竟得以恢复了护卫,开始暗地组建自己的武装队伍。

他的野心与行径遭到了大学士费宏两兄弟的反对,费宏的弟弟费寀是娄妃的妹夫。朱宸濠开始迁怒于娄妃,两个人感情日渐疏远。

朱宸濠为了报复费宏,想办设法将他弄丢了官。在费宏返回家乡的途中,他竟派人往费宏坐的船里放火,差点烧死费宏。见阴谋没有得逞,朱宸濠仍然不解恨,教唆铅山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把费家祖宅给烧了,还把费家的祖坟也挖了。行为举止可谓穷凶极恶,令人发指。

娄素珍见朱宸濠竟然如此不顾连襟之情,伤心至极。她挥剪绞发,用青丝作笔,含泪写下了两个大字“屏、翰”,取“大邦维屏,大宗维翰”之意。提醒朱宸濠为人臣子之本分。但此时的朱宸濠已然利欲熏心,置若罔闻。甚至变本加厉,对一些本地不附和的官员,也频下黑手。右佥都御史王哲不愿意跟宁王同流合污,宁王借故宴请其进府,他一回去就暴病而亡了。

“(唐)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那本在宁王府教娄妃书画的唐伯虎,见宁王如此行径,唇亡齿寒,不敢久留。却又怕突然请辞,或招来宁王猜疑,恐有杀身之祸,只好装疯卖傻。每天醉酒醺醺的样子,还故意到处撒尿,对人不敬。令宁王实在不堪忍受,主动将他逐出王府,唐伯虎才逃过一劫。从此对官场仕途再无念想。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宁王生日。朱宸濠在府中大摆宴席,并在席后将几位亲近的官员留下来密谋造反之事。

娄素珍拿出一幅以前与唐伯虎学画艺时所画的《采樵图》,在上面题诗一首“妇唤夫兮夫转听,采樵须知担头轻。昨宵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想要劝诫宁王悬崖勒马、莫要冒险行事。朱宸濠将画扔掷一旁,反让家丁看紧娄妃,将她禁足内室,不得随意走动。

六月十四日,朱宸濠假借说太后派了驸马前来下旨贺寿,按例头天凡来参加寿宴之人都应进府表示谢意,且不得借故推托。等洪都府大小官员都进了王府后,迟迟不见驸马现身。

都御史孙隧预感到气氛不对劲,且偷瞄到府外有兵马调动的动静。他大声提醒众人宁王或有异动,并质问宁王为何要将府门紧闭?!朱宸濠一声令下,他的亲兵抓住孙隧,当众斩杀,以儆效尤。吓得在场的其他官员噤若寒蝉,俯首听命,表示愿听候宁王调遣,以他马首是瞻。

王阳明平素里与宁王就不亲近,宁王几次拉拢,他都未予响应。起事那天,时任赣州抚佥都御史的王阳明因处理军务,没有前往宁王府。次日,接到下属禀报,得知朱宸濠正式起兵造反的消息。王阳明赶紧将消息禀告给了朝廷,也托人捎信回广信府娄妃娘家。

朱宸濠起兵时野心勃勃、信心满满,以为可以一路攻打,拿下南京,顺利登基称帝,他将所有妃嫔、子女都带在身边。娄妃在行军前再次写了一首《早行诗》:“金鸡未报五更晓,宝马先嘶十里风。欲借三杯壮行色,酒家犹在梦魂中。”想要在最后劝阻宁王。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的朱宸濠已经无法回头。他调兵遣将一路攻打到安庆时,遇到了强阻,久攻不下。偏偏他的老窝洪都城又被王阳明给攻陷了。宁王思虑再三,还是回头保老家。在洪都城外与王阳明进行了决战。王阳明的兵力本不敌宁王部下,但兵不厌诈。他故意升起一面大旗,上面粗体大写着:“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士兵们齐声呐喊,响彻云天。烟雾蒙蒙的赣江河上,朱宸濠部队一时也难辨真假,顿失军心,自乱了阵脚。加上他们中很多人本就是被逼跟着反事,并非真心追随,很多官员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朱宸濠眼见自己的部队那么不堪一击、涣散成沙,才突然想起娄妃往日的劝谏之言。他回到船舰后仓,前去探望妻儿。只见其他嫔妃皆在惊惧痛哭,只有娄妃带着丫鬟正在清点行李包袱。她将自己所有的嫁妆、私己都给了朱宸濠:“你拿去分给将士们吧,让他们带些盘缠回家耕田侍亲,不要再让他们枉送性命了。”

“爱妃,你把东西都给了他们,我们自己怎么办?!”朱宸濠惊诧不解。娄素珍凄然一笑:“你不听我的劝谏,事到如今,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这种时候宁王还在想着自己,娄妃已经无言可说。她默默地回到后仓,命贴身丫鬟将仓门紧闭。众人皆乱作一团,忙着各自逃命,也未作他想。

朱宸濠兵败被俘,才得知娄妃投江自尽了。临跳江前留下一首绝命诗《西江绝壁》,其诗曰:“画虎屠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眼枯。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诗中尽显娄妃悲恸苍凉的心境,她深深明白,谋逆大罪,按例要株连九族。这世间再无她存身之所,唯有一死明志。她不想让尸身浮出江面,令人轻侮,便让丫鬟在她全身用绳子捆结成粽子状,只求永睡江底。

王阳明将娄妃临死前写的诗篇给朱宸濠看。他懊悔莫及,痛哭流涕“:昔日纣王因听妇言亡国,而我却因不听妇言亡身!悔之晚矣!”只希望王阳明能帮忙找到娄妃尸首,好好安葬,王阳明答应了。经过寻找打捞,竟在赣江黄家渡找到了娄妃的尸首,是她投江之处樵舍的上游。尸身逆流而上,是为传奇。百姓们都言她是思念娘家所致,文人墨客们则赞颂她是英烈节气,英灵不愿随波逐流!明朝后代曾有多人为她写诗作赋,凭吊赞誉。清代乾隆时期的着名诗人、戏剧家蒋士铨不仅为她作诗绘图、筹款修墓,还为她编写了戏剧《一片石》,以神女形象在剧中重现娄妃丰采,对她极为推崇,令她流芳百世!

注释:

本文资料来源:

1,娄璜,娄氏宗祠前文化墙;

2,娄师德,娄氏宗祠内墙上资料,网上资讯。

3,娄谅,娄氏宗祠内墙上资料,《王阳明文集》《新上饶赋》;

4,娄性与娄忱,《上饶县志》;

5,娄素珍,娄氏宗祠内墙上资料,网上资讯,《王阳明文集》《上饶赋》。信州资讯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