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刚峰看世界

起底崖州第一进士陈国华的家族背景|揭开琼崖田野上迁琼始祖陈氏一段秘闻

2020-09-25 23:53刚峰看世界
揭开贬官谪臣轶事,展示琼崖人文精髓

导读:上期说到,毛奎为三亚史上第一个布风水的南宋时期的知军,他不仅加固了由宁远河水南搬迁到水北的崖城;而且,还在城西南方位创办了崖州学宫。从此,南宋出了第一位进士陈国华。这位崖州史上第一位进士有什么家族背景,留下什么人文轶事与趣闻?可惜,《崖州志》上只有一言而概之,却无任何传记。本期,为大家首次揭开,隐匿在琼崖田野上一段陈氏族谱秘闻,来讴歌迁琼始祖陈念公一脉落籍并根植琼崖的华夏之魂!

————--

文图:刚峰

崖州风水始于宋之说,便是因为,南宋时期治所由宁远河水南迁到水北置城后,自知军毛奎开始布局,就基本形成了它千年来沿袭的风水格局,以及,自毛奎之后出了史上第一位进士。这道风水的核心,就如清朝探花公张岳崧所言,崖城:“居高居阳,据有形胜。”

新修复的崖州古城

南宋时期毛奎修筑的崖城,其风水格局如下 :坐北朝南,取南山(鳌山)为拱向,开城南门于前;依五指山余脉方田岭作为少祖山为靠,置北门于后。崖城官衙、庙宇、殿庑等“祠庙衙署”建筑,均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城的两侧分别是不黎岭和金鸡岭作为青龙与抱虎其左铺右弼。

此后几百年,经元、明、清多次重修筑建,至清道光年间将崖州学宫搬进城内,崖州古城建筑才基本定形。古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命名为阳春门、镇海门、文明门和凝秀门,且城外开护城河设吊桥,城内设御敌楼、谯楼、月城等建筑。自此,崖城,由南至北,最终形成南山、文明门、崖城学宫、尊经阁、方田岭的城市山水景观中轴线的风水格局,成就了古崖州城的千年辉煌与荣耀。

其中,在这道格局中,颇具风水神韵的就是城南门

历史上的崖城南门

佐证南门风水的是这是元朝副宰相名叫王仕熙。当年因他站错了队,于元天历二年(1329年)九月被曾贬谪琼州新上位的文宗皇帝放逐崖州今三亚,而吟了八首诗,被命名为“崖州八景”。这组诗中,除了将南山更名为“鳌山”有诗吟咏外,还特意将崖州城南门当成一景,这便是着名的《边城斜照》一诗。诗曰:

炎州此去更无城,薄暮天涯倦客程。

残日尚浮高岭树,悲笳先起土军营。

沉沉碧汉归山鹘,灿灿晴霞射海鲸。

明月照人茅屋上,与谁藜杖听江声?

当年,最能表达“崖城八景”中的“边城斜照”意境的,就是王副宰相谪居崖州时,从宁远河畔东边,斜视夕阳西下的南门。王副宰相这首诗,即是借景抒情表达一位贬官文人的心绪;也是一首崖城风水吟咏的。他将历史上的南山更名为鳌山,并列为首景,其实,就是蕴含一段“独占鳌头”的风水气韵。他的这首《边城斜照》诗,说实话,就是想让鳌山风水能照耀城南门。从此,崖城南门,后来更名为文明门就有了依据;从此,南门就成为崖州一块人文祥瑞之地。

王副宰相的这首诗,最为精彩的句子,应该是它的颈联:“沉沉碧汉归山鹘,灿灿晴霞射海鲸。”。他将崖城位于南海之滨的山海天与动物之间的景致,写的如此美丽。这份绚丽的诗句中,其实,就是展现崖城风水的明堂,亦辽阔的崖州湾。

崖州湾畔风景

崖州湾,地处古崖州城西南外五里,海湾面积约61平方公里,湾顶有宁远河注入,河流沿岸的崖城为古崖州治所,海湾因崖州城而得名。

崖州湾东起南山岭麓,西至梅山角头,整个海岸线犹如一轮新月。30余公里长的海岸线向南海敞开,沙滩平缓,沙质细腻。夕阳西下时,天边寥寥渔船若隐若现、如诗如画;蓝天白云时,海面却一泓碧波仿佛如一道明镜。这明镜,就是崖州城明堂的天然风水,它庇护着古崖州曾经的风水人文。

受毛奎筑城创学宫布风水恩泽的历史名人,史上有“崖州四进士”之称。

这四位进士,分别是明朝时期水南村的钟芳和儿子钟允谦与保平村的周世昭三人,还有一位名叫陈国华,是南宋末年的临川里人(今三亚市区附近)。

明朝这三位进士,史志与现代报刊媒体连篇累牍早已将其三人生平与功绩,宣传的很到位。钟芳作为崖州史上第一才子,是崖州人的史据,海南《钟氏族谱》中说的很清楚:“我钟氏发源江西南昌郡,累世阀阅,衣冠赫濯……我祖京公自元从江西迁琼,羁旅于万州,其子惠公于明朝洪武中,乃迁居于崖州,祖铠公(应为‘京公’)遂为迁琼始祖而植基焉,再传祖讳京公(应为‘铠公’),祖讳明,居家寒素,谨守淡泊,思义忘利,不伍于俗,遂膺天眷,诞育我祖筠溪(即钟芳)……”。《崖州志》上也记载的很明晰:“钟芳,正德三年戊辰吕楠榜进士,高山所人。榜姓黄,改复原姓。户部右侍郎。有传。”,崖州学宫至今还复建了纪念他的“少司徒”牌坊。

崖州学宫

周世昭,《崖州志》也有记载,保平村周氏族谱中也说了,他是大小洞天景区至今还保存摩崖石刻,南宋淳熙丁未(公元1187年)吉阳知军周(康阝)师武周丕承的后裔,琼山人,崖州籍,是明嘉靖十四年乙末韩应龙榜进士。在保平村,他的“中府第”尚存至今。

而唯有南宋,崖州史上第一位进士陈国华,虽《崖州志》上有记,却只有话一句:“临川里人,寄居琼筦,瑞章之子。宋宝祐四年丙辰文天榜进士。”但却没有生平。至今,三亚有关部门,连他的家族背景都没有搞清楚,现代媒体自然就无法宣染传记,只能惜墨如金。

陈国华是谁?他有何故事,其家族有何背景?

为何,八百年前,崖州史上的这位第一进士,三亚相关部门不去把他考证清楚?太多的疑问,或许,淹没在南海之滨浩瀚如烟凋蔽的史志中,已逝的岁月如三亚天空中的蓝天白云,难以拾遗,让人倍感惋惜。

崖城城区

然而,一个偶尔的机会,却让我在海口新坡镇一个名叫沃宋村的采风中,拾遗到了他的家族遗落在琼崖田野上的华夏之魂。一个迁琼始祖名叫陈念的北宋人,他和他的子孙们将中原文化根植于海南岛上的人文轶事,为我们揭开了,崖州史上第一位进士及他的家族在琼崖这块土壤,隐匿在历史尘埃中光辉灿烂的往昔。

那是一段什么样的邂逅呀,让我在多年扛着锄头挖掘海南遗史中,徜徉在史志中笔耕,流连忘返而兴奋不已。因为,偶遇中的这段历史人文,不仅对崖州,而且于琼州与儋州和万州,陈氏一门都在宋朝的海南史上,留下了太多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与韵味。

沃宋村

起先,引起我注意的不是南宋崖州这位名叫陈国华的进士;而是,一对名叫陈中孚与陈适任儋州的“父子知军”。海南史上这对父子知军留下的“继美堂”政绩和因与谪儋的折彦质将军与李光副宰相发生过太多的人文轶事,而让我来追踪其背景。于是,追根溯源,便追踪到他的祖上,北宋庆历年间一位迁琼始祖陈念开村立基的“沃宋村”。

琼州史志上对这位陈氏迁琼始祖陈念,没有留下半句评语,但他却依然长眠在村头一块风水宝地。那天,我在他的墓前祭拜,得到了前来陪同采风陈氏后裔乡土作家,年过八旬陈孝芬老先生的赠书与带来的家族谱牒。

陈考芬老先生赠我书与资料

从陈老先生书与族谱中得知,陈念公曾为建州知州(今福建建瓯市),是北宋宰相丁谓的部下,因惧怕祸事及身,带着妻子潜流到丁谓贬谪地崖州,居住在水南村,并先后生了三个儿子。长子陈奭从学丁谓后转入崖州学宫,次子陈熙与三子陈孚也都在三亚上过学。直至宋庆历四年(1044年)得知好友福建建阳人宋守之出任琼州知州,便带上次子与幼子投奔,并将季子陈孚从学于宋太守。因长子已任崖州本地一县丞并了娶了当地黎氏为妻,生了中孚、中乙、中和三子,所以不能同行。

于是,陈念公便在南渡江北岸泊居。

陈念季子陈适,从师于琼州太守宋守之,且高中进士北上授官,史上有记,且被后代许多方志列为海南第一进士。如《琼山志》上说陈孚于“宋庆历间四年,尝从郡守建阳宋贯之学。”。有关陈孚的轶事,至今还在新坡镇一带流传。比如,新坡镇古时名“宅念都”后更为“仁政乡”,至今此镇还保存着仁里村。据说,“仁政”之名始于陈孚。那是因为陈孚恩师宋守之知琼州推广宋仁宗倡导的“仁义道德”新政。而陈孚归乡后在此地办起了“仁政乡学”,故而被命为乡名,现在新坡的沃宋村陈氏一族皆为陈适后裔。陈念公所生三子所传的后裔,在海内外共有二十万众,乃海南诸多迁琼陈氏始祖繁衍生息最旺一门。

然而,陈氏家谱对陈念公的记载有些错乱。谱上记载,苏东坡曾对陈念公赞许有嘉,且宋庆历五年,陈念带着二子陈熙来到新坡苍毫里亦现在的沃宋村泊居。宋元符元年(1098年)已年迈的陈念得知族弟陈衍(内侍)抗忤被宰相章惇贬谪崖州后,虽思念故乡,但不敢北归,便从此定居于此直至过世。

陈念公墓地

可,苏轼谪儋时间是在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而丁谓谪崖州是在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而他的族弟陈衍,因与苏东坡交往颇深而被贬谪崖州,是崇宁元年(1102),丁谓与东坡二个人相差七十余年,陈念公不可能在琼崖与他们同时相遇。况且,宋守之在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出任琼州,史志记载的很清楚。因此,我觉得,宋群守是福建建阳人,而陈念又当过建州知州,他与同为乡党的宋郡守为好友,是同时代的人可信度更深。

况且,族谱中所说陈念公的族弟陈衍,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宋哲宗时期的内侍官,且与苏东坡是好友,同为“元祐党人”,后被宰相章惇贬谪于崖州并被处死,确有史记。章惇本与苏东坡也是好友,曾在“乌台诗案”中还帮苏东坡说过话。但章惇作为王安石宰相的得意弟子,曾被复辟的司马光贬谪,在哲宗亲政并获得宰相之位后报复曾属于司马光派系的“元祐党人”。而苏东坡作为司马光死后“元祐蜀派”的头头,在谪惠州时被章惇因理念不同,再次贬昌化军亦儋州的。所以,陈念与苏东坡算是同时代的人并得其赞许,这段轶事有可能。年迈的陈念族弟因东坡而放逐崖州而不敢归乡,应该接近史实。

我给同来的网友讲述历史往昔

因为,在《崖州志》上,对其族弟陈衍有记,且《宋史列传》也记载很清晰:“陈衍,宋开封人。以内侍给事殿廷,由梁惟简荐奉宣仁皇后。后以左藏库使、文州刺史出为真定路都监。以涉元祐党事,编管白州(今为广西博白县),徙配朱崖处死。”。

崖州志陈衍条例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用章惇为相,再一次起用变法派人士,全面恢复变法新政,严酷打击元祐党人,前后历时六年有余。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皆遭流贬。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去世。宋徽宗赵佶继位,向太后垂帘听政。其间,再次起用元祐党人,废除变法新政。九个月后,向太后患病归政,宋徽宗正式执掌大权。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用蔡京为相。蔡京曾道:“我逮捕了内侍张士良,找出了大逆不道的陈衍,刘挚、梁焘,他们被处死!后代永世不录用。而后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被流放到了岭南。”。

这就是宋史中有关陈念族弟陈衍贬谪崖州后被处死的历史背景,也是陈念回首故乡老泪苍苍而归不去,从此扎根琼岛的真实原因!

且不论陈念公与丁谓或苏东坡的关系,回到本文的核心,崖州第一进士陈国华是谁?从陈氏族谱中得知:他就是陈念公的六世孙。

在沃宋村的《陈氏家族》中我找到了陈国华这一支的脉派流源关系。

陈念遗留在崖州的长子陈奭,生中孚、中乙、中和三子。其中季子中和生子陈暹,为陈国华爷爷。

陈念公墓志碑文

陈暹作为陈念四世孙,字光宵,娶魏氏生子瑞文与瑞章。族谱记载他,精通经史,尤识易数,为人谨慎,仗义乐施。孝宗就位时(1165-1189年)复归福建莆田橄榄巷访其父老,知其大略,着为谱牒。因兵原因,谱残缺不全,追祖功授迪功郎权泉州军,赐金鱼袋。十余年后辞官复回归琼,先暂居琼山新坡南桥祖居地,将带回来的田莆谱玉湖世系一本和陈同祖辑录,经整理后撰写谱序一篇,为海南岛陈氏一族最早的族谱。后又返归崖州祖父泊居地临川里。

原来,沃宋村的陈氏族谱系陈国华爷爷所撰。

陈氏族谱

陈国华的父亲陈瑞章是陈暹的次子。他,字河图,号义时,出生于淳熙间(1174-1189年)。宋庆元间(1195-1200年),以(举)贤良授予通直郎(从六品),崖州志有记。开禧二年(1206)从崖州回琼山南桥伯父陈适处,后怀祖回苍毫寻源,与侄子陈昂(家住旧州大埜)辑修家谱并作序。娶梅氏续宁氏,移居太乙村,生子四:长国华、次国风、三国辅、四国选。

陈国华,出生于宋宝庆间(1225-1227年)的吉阳临川里。由父荐于伯祖陈适(琼州总兵)处,就读琼州府学。宋宝佑四年(1256年),赴京参加会试,中式第四名进士,与文天样同榜。主考官王应为理宗贺得其人,朝庭授以琼山县尹。开庆元年(1259年)回苍毫祭祖墓,主持修合族谱并作序。实现了祖孙三代同修族谱的义举。

他的次弟国风(即福仔),尚理宗(122-1264年)女儿封驸马都尉(至今,崖州西部现乐东一带,还留有他的附马墓)。1219年,元军攻陷厓山,驸马与长子取道安南(今越南)潜渡琼州投奔兄长福存(即国华),兄弃官与弟远循崖州,隐姓埋名。季弟国辅无详。四弟国选由琼莞移麻钗图麻利村。

陈国华儿子陈一服,幼时在村学读书略懂武功。元初琼州安抚使陈伸达任命一服为琼州府仓大使。元贞间(1295-1297年)曾邀请当地数名水工参加督粮二万三千石于饮(州)(康)州,升月尔木兜千户、武翼将军。娶王氏,生子元道。

陈国华孙陈元道,元朝岁进士,有文学,任宁远县教前。曾修合族谱,请万安军制任大忠作序。娶王氏,生子长式义,次式古。

陈氏族谱有关陈国华的记载

这就是沃宋村《陈氏族谱》有关崖州第一进士陈国华家族的背景。

从谱牒来看,三亚这位史上第一进士,不仅是名门望族之后裔,更是三亚史上“高考”成绩最好的一名。因为,号称“岭南巨儒”三亚明朝登进士二甲第二的钟芳,也只考了个全国第五名。而陈国华却是第四名,且与状元郎南宋最后一任宰相民族英雄我的乡党文天祥并肩齐名。要知道,那一榜中还有后来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的宰相陆秀夫

那是一个有点辉煌的时代。宋宝祐四年二月,文天祥兄弟两人参加礼部试,又双双过关。五月,理宗皇帝“御集英殿策士,召王应麟复考”即举行殿试。在这次殿试中,文天祥一展才华,所作的那篇一万多字的对策“不为稿,一挥而成”,令主考官王应爱不释手,但却被列为第七卷上报,是宋理宗阅后亲自改为第一。可惜,我们现在找不到陈国华在殿试时所作的对策,但他却能被主考官王应推荐皇上恩准列为第四名,可见,三亚史上的这位进士,肯定在高考作文中对时局、对国事、对民情都有一针见血的评论,当属崖州第一进士,实至名归。

陈国华是否在南宋末年参与了同学文天祥轰轰烈烈的抵抗蒙古人入侵的运动?族谱没说。但其次弟,作为附马爷肯定是入了伙,否则,不会辗转越南返回崖州投奔他,让他辞官与弟隐匿崖州乡村。从家谱的记载中,足可佐证陈氏书生们,卷入了那场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可惜,三亚史上这位才子因隐形民间,故而史上没留下他后面的半点孤鸿爪迹。

陈氏族谱有关陈国华的记载

沃宋村的陈氏族谱不仅弥补了海南史志的不足;而且,还丰盈了崖州文化的史韵。从陈氏族谱中可窥见,陈念当时任建州知州,因丁谓贬谪崖州便带夫人梁氏一起潜流崖州水南村,并先后生了三个儿子。长子陈奭,从学于丁谓,后转入崖州学宫,次子陈熙、三子陈孚也在崖州学宫读四书五经,且次子陈熙取得了“痒生”资格,亦可补齐崖州学宫史料,又可映证陈氏一门作为崖州籍贯的骄傲。

因为,崖州志上说,崖州学宫始于庆历年间,但陈氏族谱却载,自丁谓谪崖,崖州亦有学宫。特别是谱载,陈国华十岁就读于崖州学宫,且聪明伶俐,有过目不忘之天赋。虽然,后面父亲带他就学于琼山的伯祖陈适,但他的童年却是在崖州渡过的。从他,上溯四代都是在崖州学宫读过书的人。特别是他的父亲陈瑞章于南宋淳熙间出生在崖州,那时,崖州城正好由水南搬迁至水北,崖州学宫至毛奎任知军时,已重置于城西南亦丁位,一块风水宝地,陈国华自然是得益于毛奎风水布局后的士子之一。如果只有天赋而没有环境的加持,很难想象,从遥远的崖州,一位士子,渡过白浪滔滔的琼州海峡,能在全国高考中考上第四名?

从陈氏谱牒中得知,陈念公直至后来好友宋守之出任琼州才带二子投奔,留下的长男陈奭已任吉阳县丞,其长孙陈中孚与曾孙陈适,父子俩都是从三亚籍贯中走出的昌化知军。

崖州志陈国华记载

父子儋州知军的陈中孚亦是陈念公的长房长孙,陈氏族谱记载的没有问题,崖州志上也记载了这对父子的名字。如《崖州志》(卷之十六,选举志,诸科)记载:“宋举文学:陈中孚,吉阳人,知昌化军,有传。征辟:陈适,中孚子,知昌化军,有传。陈端章,临川里人,寄居琼筦,通直郎。”;而在进士一栏中,也记载陈氏作为崖州唯一的宋朝进士:“陈国华,临川里人,寄琼筦,端章之子,宋宝祐四年丙辰文天祥榜。”

宋朝的崖州史上,几乎,就这样被陈念公这一脉后裔子孙所占据三分之二的版面,可谓是排在崖州史上名门望族的第一位。

陈中孚是三亚史上第一位作为“举文学”而入仕的崖州人士。

所谓“举文学”亦是“举贤良文学”的简称,与“贤良方正”类同,是宋朝沿袭汉代选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文学”在当时即经学,指的是,为响应朝廷诏书求贤,由地方绅士、郡守等官吏举荐有贤良方正或贤良文学的民间人士入仕并授官的一种制度。

崖州志有关陈氏一门的记载

陈中孚就是在这样一种制度下,以“举文学”的方式,被举荐到万安(今万宁)以军使尉官任知县的。至于,他后来又怎么到儋州任知军,儿子陈适又怎么续任知军?这对曾以“诗书传家”的父子知军,为何又偃文习武?他们又在万宁、儋州、琼山留下了什么的轶事趣闻?以后有时间再叙。

自南宋出了第一位进士陈国华后,至明朝,古时的三亚,可谓“人才鹊起、科甲蝉联”。崖州不仅举人无数;而且,还出了有“岭南巨儒”之称的钟芳大学士及钟氏父子进士,取得了耀眼的科举成绩。然而,明末至清中叶二百余年,崖州科举却疲软无力,且不说无一进士及第,整个“崖州无举”。于是,有关崖州风水的争论又一次在岛南掀起。

天涯海角风水

下期,将为大家开讲一下,清乾隆年间崖州知府陈槐建听从风水师建议,重修学宫并建文峰塔为案山布风水的轶事;以及,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座凝聚崖州官吏与士子们心血与渴望且能主一郡文明之象的风水宝塔文峰塔,却最终又被村民炸毁的历史原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起名

    游戏家族名称

    游戏家族名称:短发的他、祭他心时是流年、只想抱着你、绝梦颠人、南城以南南城毁、他是我的信仰、少见多怪、她是我的爱人、及你眉眼、几人识我、如初当初、崎岖旅途、回眸微笑、浪漫虚名、不能呐喊、画里与你、你有..

    2024-03-24 10:59 12
  • 金庸作品

    焦宛儿是怎样的人 背景故事

    焦宛儿主要事迹焦公礼被闵子华等人上门寻仇,自分知必死,吩咐女儿带了幼弟先行逃命,他说,只有金蛇郎君才能救他。袁承志听到了,决意相帮,他取得证明焦公礼清白的证物,叫焦宛儿到他所住的客店来取。宛儿知道事情..

    2024-03-20 10:50 14
  • 杨续平【小说】袁氏家族三千金

    写在前面是的,这个故事虽然有点老旧,但我每次回想起来,仍然觉得还是那样的新鲜、有趣和好玩。这是我的那份爱没有丢失呢,还是我的那份情仍在流动?我想我从心里来说还是有点弄不清楚的。是的,人往往都会这样,有..

    2024-03-18 08:20 17
  • 金庸作品

    金庸《射雕英雄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介绍

    《射雕英雄传》的写作背景作品最初于1957到1959年在《香港商报》上连载,后收入《金庸作品集》中,连同后来的《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一并,被称为金庸小说的射雕三部曲。自1957年元旦以来,《射雕英雄传》一直..

    2024-03-16 11:30 16
  • 金庸作品

    金庸《神雕侠侣》的写作背景是什么介绍

    金庸《神雕侠侣》的写作背景1959年,金庸在创作《神雕侠侣》的时候准备创办《明报》,既然要创办《明报》,自然就要有一部足以与《射雕英雄传》相比美的力作来吸引读者。而吸引读者的最佳捷径,当然是写作《射雕英雄..

    2024-03-16 10:15 22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出典】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原作】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怀逸兴壮..

    2024-03-15 10:17 17
  • 《李商隐《房中曲》》赏析与诗词背景故事解读

    李商隐《房中曲》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地翻,相看..

    2024-03-14 11:53 21
  • 《蜂》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

    蜂唐朝末年,种种苛捐杂税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收获的东西全被贵族豪霸们榨取一空,一年到头只有忍饥挨饿。有一年春天,罗隐到郊外踏青,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使人心情舒畅。各种花儿也..

    2024-03-14 11:31 19
  • 《李煜《相见欢》》赏析与诗词背景故事解读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民谣歌手钟立风有一本文字作品集,名字叫做《像艳遇一样忧伤》。虽然整本书跟“艳遇”..

    2024-03-13 11:57 21
  •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与诗词背景故事解读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后代念及李煜的诗词中有一句相当出名:..

    2024-03-13 11:3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