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兵说

苏军对付日军刺刀,没有花哨!粗暴三棱刺刀,另加工兵铲

2020-09-26 23:25兵说

作者:风千里

Nootherarmytrainedsomuchonthebayonet.Ironically,theJapanesebayonetfightersdidnotdowellagainsttheirAmericanadversaries.Numerousafter-actionreportstellofthepoorperformanceoftheJapaneseinclosecombat.”

没有哪支军队(像日军这样)如此重视刺刀训练。但讽刺的是,日军的刺刀战术并不如美军。很多战场报告显示日军在近身肉搏时表现低劣”——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陆军印发的战术手册《怎样如鬼子那样战斗》中对日军刺刀战术的评价

抗战初期,日本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手中长长的刺刀,成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横行最显着的象征之一。日军企图用现代化的飞机,坦克和大炮不断摧残中***民的抵抗意志,还妄图以凶猛的刺刀战术消磨着中国士兵的作战勇气。抗战初期,日军凭借三八式步枪和长刺刀,以及铳剑术训练功底,无论是重大会战还是局部战役,经常能打出一边倒的伤亡比。甚至出现了两三名日本端着刺刀背靠背负隅顽抗,十几名***士兵围上来束手无策的情景。

抗战时期,利用沙袋练习刺杀的日军士兵

面对无论武器装备,身体素质还是格斗水平都不如自己的中***队,日军士兵的气焰愈发嚣张,对中***民的生命与尊严也极端轻视。在战斗间隙,残暴的日军甚至拿中国战俘和平民百姓来训练拼刺技艺,这种视人命若草芥的残忍行径,足见日军野蛮的兽性。

不过,就在日军为自己高超的刺刀术沾沾自喜时,在接下来的战事里,真正的考验接踵而至。此时的日军似乎没有想过,他们的白刃格斗技能之所以能够在抗战初期鲜逢对手,完全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中国特定的作战环境和作战能力较弱的中***队。首先给日军迎头一击的,是苏联红军。

装上三棱刺刀的莫辛纳甘M91/30式步枪比三八式步枪还要稍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轻而易举占领整个东北地区,并开始和北面的苏联对峙。日本陆军对苏联远东一带的国土早有野心,从1932年起就开始扩充关东军与伪满军队的规模,并屡次派遣小股部队在边境地带进行袭扰。为应对远东地区日军越来越明显的军事动向,苏联也开始大规模调兵遣将,到1934年远东的苏军规模已经达11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兵力在日军和伪满军之上。双方在边境上的小规模冲突终于引发了边境战争。

1938年7月30日,在毗邻中朝苏边界线的张鼓峰一带,日本第19师团一个步兵联队率先发起进攻,张鼓峰战役爆发,在该地附近从哈桑湖到图们江的狭长地带,双方先后投入五个师的兵力来往争夺,打到最后竟成僵局。虽然最终是日方提出议和,但此战苏军吃了大亏,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只歼灭日军1500人,此战中,日军炉火纯青的白刃战令苏军吃尽了苦头,甚至出现了1名日军对抗20多名苏军的不堪场面。

1937年在远东进行刺杀训练的苏军士兵

1938年使用莫辛纳甘步枪进行拼刺训练的苏军士兵

这一战果让斯大林极为震怒,前线指挥官布柳赫尔被撤换并被处决,远东战区的边防部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事后苏军从备战状态,训练强度和指挥调度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进,经历大清洗以来涣散的军纪和士气逐步恢复。而被张鼓峰中的优势冲昏头脑的日本陆军高层,则乐观地认为苏军战斗力不堪一击,于是在1939年在诺门罕地区再度挑起战事,但这一回恢复元气的苏军让日本关东军大吃一惊。

实际上,苏军部队一旦组织严密,其战斗力丝毫不逊于日军。在诺门罕一带苏军凭借大口径榴弹炮形成的火力优势,与大批T-26和BT-7坦克组成的装甲部队推进,多次将日军的攻势粉碎。到近距离时,虽然苏军此时还未装备日后扬名的PPsh-41冲锋枪,但依靠火力旺盛的DP轻机枪却能很好地阻挡日军的大规模冲锋。贴身肉搏时,日军发现苏军的拼刺刀水平居然也不落下风。当时苏军已经普遍装备了莫辛纳甘M1891/30型步枪,这种步枪威力远在日军的三八式之上,而且其长度虽然比三八式稍短,但加上骇人的三棱长刺刀,其整体长度还比后者长出几毫米,是非常适合短兵格斗的利器。

如果说,日军的刺刀术以强悍着称,那苏军的白刃战水平就是以粗暴闻名,他们没有日本铳剑术那些复杂的技战术,只强调发扬三棱刺的优势,以各种方式完成直刺的动作。汲取张鼓峰教训的苏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强化了单兵格斗的训练,优化了士兵编组,使得战斗力急速恢复。在短兵格斗时,除了步枪刺刀,苏军会拿起任何趁手的物件进行拼杀,比如工兵就被专门教授如何用工兵铲来破解敌军的刺刀。

诺门罕战役时,伴随BT-7坦克前进的苏军士兵

教授工兵如何使用工兵铲对付刺刀的苏军宣传画

诺门罕一战,苏军虽然依然伤亡较大,但从战略到战术全面失败的却是日军,以往气焰嚣张的日本陆军在这一战被打出了心理阴影,在见识到苏军强大战斗力后再也不敢提及北进之策。日本侵略的目光开始转向盛产石油的南洋地区。在海军偷袭珍珠港美海军基地得手后,陆军也披挂上阵,在珍珠港的硝烟尚未散尽时就开始对英美等国在南洋的殖民地下手。

12月8日,山下奉文率领两个师团轻装简从侵入英属马来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凭借“自行车闪击战”席卷整个马来亚,直取新加坡。同日,本间雅晴的第14军在菲律宾登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将美菲联军打得溃不成军,连总司令麦克阿瑟都被迫乘潜艇逃走。在马来亚和菲律宾之战中,日军精锐将刺刀战发扬到极致,而他们的对手,亦是曾经的老师,英美等***队却如张鼓峰之战前的苏军一样,战斗意志消沉,士气低落,在面对日军的自行车和长刺杀时经常不堪一击。这也让日本陆军普遍对这些白人老爷,特别是美军产生了“少爷兵不堪一战”的印象。

在菲律宾战役中,日军俘虏了大批美军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这些少爷兵旺盛的战斗力就让日军开始怀疑人生。与苏军一样,二战时期的美军非常善于在失败后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敌人的长处。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根据日军编写的《1915剑术教范》和前期战场上的经验,编纂了一本名为《怎样如鬼子那样战斗》(HowtofightlikeaJap)的战术小册子并印发全军,书中对日军的格斗技巧和破解办法有非常系统的描述,并特别指出,日军的刺刀战术其实并不高明,完全可以在刺刀对刺刀的肉搏中找到破解之法,比如改进突刺力度和角度,直刺敌人肋骨间隙,以充分发扬美军加兰德步枪刺刀的优势,加上美军士兵充足的营养令其体能和体格全面优于日军,在硬碰硬的白刃战中也丝毫不吃亏。

在《怎样如鬼子那样战斗》一书中,对日军刺刀战术的几个致命招数有详尽的描述

太平洋战争期间练习刺刀战术的美国陆军士兵

更何况,在和日军面对面拼刺刀之前,美军就有好几种办法让日军死得很难看。在惨烈的瓜岛战役中,日军在正面向美军防线展开集群冲锋,美国陆军手上的速射武器依然是陈旧的勃朗宁M1917重机枪和装备50发弹鼓容易卡壳的汤姆逊M1928A1冲锋枪,普通士兵依然手持M1903栓动步枪。但就是这样的装备,依然在前线成片地扫倒来袭的日军,其中约翰-巴斯隆率领两个重机枪小队持续抵抗日军长达两天,在变换阵地时甚至端起滚烫的机枪枪身扫射敌军,最后获得嘉奖。

而在日军冲入火力网后,美军又拿起冲锋枪,步枪,战壕霰弹枪进行射击,火力持续不断。等到与美军贴身肉搏时,美军又祭出一件利器——M1911手枪,在太平洋战争前,美国陆军已经普遍装备了这种性能优异的半自动手枪,从士官一级开始就标配M1911作自卫武器,而普通士兵也允许自行购买,当时全美的工业都投入到战时生产,导致普通人都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购得。在太平洋的夺岛战役中,美军的M1911普及率已经相当高。在日军侥幸逃过机枪,冲锋枪和手榴弹构筑的火力网,与美士兵正面对抗时,美军第一反应并不是端起刺刀应战,而是从腰间拔出M1911用一阵畅快的点射将来袭的敌人撂倒。等到美军终于想起要插上刺刀格斗时,日军已经所剩无几。

进行手枪射击训练的美国陆军

到了中后期,M1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M3冲锋枪和BAR自动步枪的加入让美军的单兵火力再上一个台阶,而相比之下日军的速射武器只能用可怜来形容,日本孱弱的工业生产能力根本无力提供足够的冲锋枪和枪弹,而其装备的南部十四式和94式手枪,火力贫弱,性能低劣不说,生产数量还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压制美军火力。无奈之下,日军只得一次又一次拿出白刃战的看家本领不顾一切地冲向美军阵地,最终在一次又一次惨痛的伤亡后走向失败。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