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旗文稿

铭记抗战历史建设强大国防

2020-09-29 23:52红旗文稿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部永恒的历史镜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日本侵华战争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在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铁骨铮铮,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救亡之歌。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一扫近百年来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焕发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场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牺牲之重、影响之广、意义之深,世所罕见,被称为“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整个近代中国以及抗日战争的历史都说明一个事实:落后就要挨打,国无防则不立。国防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当今世界,战争的硝烟虽然散去,战争的阴影并未消除。正义需要捍卫、和平需要争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巩固而强大的国防始终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建设强大的国防,离不开***的领导。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挽狂澜于既倒,救民众于倒悬。如果没有***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的国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强化党对国防事业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政治路线、军事战略和一系列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军队全面建设之中,确保部队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居安思危、备而无患,全面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落实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具体实践中。

建设强大的国防,必须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强调:“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要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牢牢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要求,加快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搞上去。要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针对我军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立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的战略指导,加快推进军事理论、军队组织形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现代化,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道路,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深入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

建设强大的国防,亟须提升国家的战略能力。战略能力是一个国家协调和运用各种战略手段,应对重大威胁、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能力。当年日本侵略者为什么敢于发动侵华战争,为什么能在中国土地上长驱直入,中国抗战胜利为什么会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国防废弛、军力衰微。当今世界,加强国际战略运筹,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最终还是要靠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军事力量对国际体系的战略影响和战略塑造功能,加快提升我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强化战斗队思想,始终聚焦备战打仗抓建设谋发展,努力把捍卫和平、维护安全、慑止战争的本领搞得十分过硬,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建设强大的国防,就应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装备低劣、补给困难,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情况下能够最终赢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队和人民患难与共。抗日战争的胜利,归根结底是人民的胜利,是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军民一致、军政一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经过长期斗争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依靠人民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威势所在。尤其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依赖于整个国家资源,更加需要发挥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人民军队就会始终拥有无比雄厚的伟力之源,国防就会始终拥有无比坚强的御敌之盾。

(作者:***强军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高天鼎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林宗巾:由历史典故到文学意象

    一、 “林宗巾”典故的源出及流行郭泰,字林宗,范晔《后汉书》卷九十八《郭太传》(注:范晔为避父范泰讳,于《后汉书》中改作“郭太”)记载了郭泰的一则轶事,乃“林宗巾”典故的最早源出:(郭太)性明知人,好..

    2024-03-20 10:58 18
  • 张遵赏:岁月铭记军衣情

    一九七三年我在省出版社当编辑,常坐滕椅,上衣末穿破,裤子后巳磨破。一天编辑部来了位年轻的军人,他手拿厚厚一迭诗稿让我看,我听他满口乡音,便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萧县王寨人,我说:我是萧县黄口人,两双军民..

    2024-03-16 09:15 18
  • 刘新庄: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

    1992年12月21日,我怀着梦想,揣着希望,尝试初次离巢的飞翔,无法忘记和亲人挥手惜别的场景,穿上绿色的军装,乘远行的列车来到群山环绕的小兴安岭,茂密的白桦林、晶莹剔透的树挂、美丽的雾松冰凌花,都曾经带给我..

    2024-03-16 07:34 14
  •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南京大屠杀,日军畜生的最高指挥松井石根竟然发布了屠城的命令,一周的时间杀死我军民三十万。日军罪行惨无人道,罄竹难书,令人发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永久的伤痕,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的耻辱。历史已是过去,不可改..

    2024-03-14 07:54 19
  • 《芈月传》观后感:女性力量的崛起与历史的回音

    一、引言《芈月传》是由郑晓龙执导,孙俪等人主演的古装剧,以战国时期的女性政治家芈月为主线,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爱情传奇和女性力量。该剧以其丰富的人物塑造、历史事件的呈现和女性主题的突出,吸引..

    2024-03-04 11:09 24
  • 《三国演义》:历史洪流下的人生抉择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由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和民间故事创作的小说,被誉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部作品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各个势力之间的斗争与纠葛,英雄辈出,故事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历史感。一..

    2024-03-04 10:19 39
  • 王继如:向往光明是最本质的初心——读《从历史中醒来》

    读毕孙机近30万字论述中国文物考古的《从历史中醒来》,掩卷默想,意犹未尽。1960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的孙机是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历史中醒来》是..

    2024-02-26 10:05 31
  • 张魁兴:中德文化的对撞以及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一家祖孙三代同名弗兰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族秘密和情感暗流?一幢墓园旁的林中古屋,当梦游的白格夫人声声呼唤弗兰茨,她到底是在呼唤谁?二战中失踪的爱人,相依为命的独子,还是中德混血的小孙儿?中国旅德作家..

    2024-02-26 08:03 29
  • 三国演义

    三国里王平怎么能改变了历史呢?

    为什么蜀汉的文盲将军王平改变了历史走向?王平在是个特殊的存在,身为蜀汉名将,他有过两次投降,一次是跟随他所在的部落首领一起投靠了曹操,成为曹操手下的代理校尉,一次是在汉中之战结束后投靠了刘备,成为刘备..

    2024-02-17 09:52 33
  • 魁哥说历史

    如果三国开国皇帝分别是曹彰、刘封、孙策,历史走向将会如何?此人将提前结束三国

    魏蜀吴三国三巨头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开创(或者奠定)了各自王朝基业,开启了三国争霸的时代。其中魏国的开国皇帝不是曹操,而是曹操之子曹丕,蜀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后主刘禅,在位41年,吴国在位时..

    2024-02-16 02:2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