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深人士说文史

李敏:4岁时被送往苏联,毛泽东为她起名“不叫毛敏,叫李敏”

2020-12-06 13:32资深人士说文史

***一生中有三任妻子,三任妻子一共为他生下过十个孩子。其中,杨开慧为***生下过三个男孩,但是只有毛岸青和毛岸英活了下来,毛岸龙下落不明。

贺子珍和***的爱情开始于战争时期,因为战争颠沛流离,虽然贺子珍为***生过六个孩子,但是有些孩子下落不明,有些孩子迫不得已被寄养在普通百姓家,最后也只有李敏被大家所熟知。***为***生过一个女儿,是***的小女儿,名叫李讷。

然而,做伟大领袖的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满,从小到大,***的家风十分正统,他对待孩子们也都是严格要求,并且时常告诫孩子们自力更生,自己的事业和成就自己去闯,而不能因为自己是***的儿子女儿就和别人不一样。

在***的苦心教育下,他的孩子们的作风和思想都十分正统,做人也都非常正直。而在***的两个女儿中,有这么一个女儿,她虽然是领袖的孩子,但是在十年动荡期间,她也遭受到了批斗,甚至还被下放到农场。她就是李敏,小名娇娇,是伟大领袖***的大女儿。

1936 年7月11日,一个女婴出生在一个破旧的窑洞里,这个女孩就是***的大女儿李敏,小名娇娇。这个孩子出生时十分娇小瘦弱。邓颖超抱起襁褓中的婴儿,用充满怜爱的口吻说:“真是个可怜的小娇娇啊。”大家一看可真是啊,也就“小娇娇”地叫个不停。

站在旁边的***一听,“娇娇”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名字,这让他想起《西京杂记》中“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净如芙蓉”一句,于是便给女儿取名“姣姣”,后来,大家又习惯叫“娇娇”。然而,出生才4个月的娇娇,只能被寄养在陕北老乡家里,后来,又被送进延安的洛杉矶幼儿园。在保育院中,娇娇一直过着没有“家”没有 “爸爸”也没有“妈妈”的生活。

李敏的母亲是***的第二任妻子贺子珍,当年贺子珍因为自己的倔强任性一气之下离开延安前往苏联。因此,***和贺子珍之间的婚姻也走到末路。其实,贺子珍远走他乡时还怀着身孕,在莫斯科她还为***生下了一个男孩,虽然她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儿子很是辛苦,但是,这个孩子是她远在异国他乡的一种慰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十个月大时,男孩突然感冒,因为贺子珍对于苏联的医院不是很信任,所以,她并没有听大家的建议,将孩子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而是让孩子服用她从国内带过去的一些药,结果孩子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最终,男孩由于感冒引发了肺炎,不幸夭折。这样的结果,使贺子珍每天以泪洗面,时常一个人抱着还残留孩子尿迹的被子哭泣,精神恍惚,让人很是担心。

***对于贺子珍的生活很是关心,于是,在他的安排下,他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被送到了苏联同她生活,而那时候的李敏仅仅才4岁。当时,李敏是被一个回国的苏联人带回来的,他只是把李敏带到贺子珍的住处,并没有和这里的人交代什么,就离开了,留下李敏一个人焦急地等待着母亲。众人看着这个可爱的中国小娃娃,问她,你的母亲是谁啊?小娃娃无辜地说:“我的妈妈是贺子珍”。当大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给贺子珍时,她飞奔过来,看了女儿一眼,便紧紧将她抱在怀里,多年未见的女儿终于出现在眼前。对于李敏来说,早早地离开父亲的怀抱来到异国他乡,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苏联毕竟不是中国,不管是从饮食还是生活习惯,这里都和中国相差甚远,李敏不止一次地希望母亲能够带她回国生活,她觉得苏联虽好,但是在这里没有任何归属感。在这期间,母女俩生活过得异常艰辛,生活拮据,很多喜欢的东西都舍不得买。但是贺子珍还是会攒钱给李敏买一些喜欢的娃娃,这使李敏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然而,因为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年幼的李敏还是病倒了;因为病情急剧恶化,她被冷酷的保育院院长,送到了太平间隔壁的一个小屋子里,在那里死亡好像和她只有一墙之隔。这个可怜的小女孩静静地躺在那里,静候死亡。

当贺子珍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晴天霹雳,她恍恍惚惚地跑到保育院,恳求院长将女儿还给她,然而,保育院院长残忍的拒绝了她。最后,贺子珍不顾阻拦,把奄奄一息的女儿抱回了家。她用仅剩的一点点零钱,买来牛奶和吃的,一口一口地喂给女儿,泪水打湿了女儿的衣襟,然而也许是这种精神感动了上苍,李敏硬是被母亲从死亡边缘拽了回来。

后来,保育院院长又强求贺子珍把女儿送回来,不让母女俩相见,这一要求遭到贺子珍的强烈反对。谁知道保育院院长,竟然认定贺子珍精神有问题,将她关进了精神病院,这使得母女两人同在异国,却不能相见。直至中央这边派是医生的同志过去,多次要求才见到贺子珍本人,然而,这距离她被关精神病院已经好几年了,可怜的小娇娇,远在异国他乡感受不到父爱,母亲又被关了起来,孤苦伶仃。终于,在我们有关人员的帮助下,李敏11岁时,时隔7年,母亲终于能带她回到祖国生活了。

母女俩回到了中国哈尔滨,那时候的哈尔滨,解放没多久,这座冰城早期因为日本炮火的摧残,也导致现在还残留着许多战争的遗迹。不过,来到哈尔滨,看到这里的群众都和自己一样黄皮肤黑头发,李敏一颗心也终于安定下来,哈尔滨虽然不是延安,但是,这里也是自己的祖国,能够生活在祖国,这是7年以来,李敏梦寐以求的梦想,她一直认为自己的童年就是在颠沛流离中生活,异国他乡除了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的温情感。

在哈尔滨生活了2年,李敏被接到了北京生活,而这一次她将和自己的伟大领袖父亲***一同生活。对于父亲,李敏只有模糊的记忆,她只记得父亲抱过她,父亲牵着她的手走路,其他的都忘记了。但是,对于父爱的渴望,李敏对父亲还是有着特别的依赖。

***看着多年不见的闺女,也是十分开心,经常牵着她的手在园子里游玩,告诉她一些古人的知识。李敏曾经回忆录中讲述,自己和父亲北京生活的过往,她认为,父亲不仅是领袖,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父亲,他总是细心地告诉自己许多道理,也教会自己很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对李敏而言,虽然没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是留在父亲身边,也是十分幸福。在上学之前,父亲给娇娇起了一个学名:李敏。

在起名字的时候,***打开《辞源》,指着“敏”字的注释说:“敏,有敏捷、聪敏、奋勉的意思。《论语·公冶长》中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还有疾速、聪明、机警的意思。唐朝的大诗人杜甫,在诗歌《不见》中说:‘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娇娇听着父亲的解释,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祝福。父亲又接着说:你的名字就叫毛敏,但不一定叫毛敏,也可以叫李敏。但无论怎样,“李敏”这个名字,已经与比她小4岁、取名却早于她4年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李讷,她们之间增加了更加融洽和亲密的成分,或许,这也正是父亲***对她们姐妹俩寄托的一种共同的希望。虽然,妈妈不是同一个,但两人要像亲姐妹一样团结和睦。

由于各种原因,娇娇不是和母亲生活在异国他乡,就是和父亲生活在首都北京,几乎没有过和父母共同生活的经历。但是,正是这种生活方式,使娇娇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更是继承了母亲贺子珍的坚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一直都是以“严格”而着称,他严厉地禁止孩子们挂着他的名头生活。

所以对外,李敏父亲的身份也是变来变去;有时候是父亲身边的警卫员,有时候是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反正,李敏在填写父亲一栏里,绝对不可以出现***三个字。这并不是***狠心,而是他苦心孤诣地希望孩子们依靠自己生活,干部的子女就是一场灾难,这也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而他也落实到生活中。

李敏有时候做错一件事,父亲知道后就直截了当的指出错误,却很少容忍李敏的小情绪和小任性。因此,李敏有时候觉得父亲这种做法太过了,她没办法去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算是干部的子女,顶多就是生活比别人好一点,其他的也没有比普通人强多少。

李敏曾几次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每当听到孩子的疑问,只能够叹口气回答:“时间会告诉你,为什么我要这么做!”虽然,主席对待孩子们的教育十分严格,但同时主席也是非常关心孩子们。李敏最初上学时候有些不适应,成绩也不太理想,于是李敏就十分沮丧。不过对于女儿的情况,***也是十分清楚,他也多次想要走近孩子,安慰孩子。

但是,迈出第一步,主席就停住了,困难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大考,如果,从小不磨砺他们解决挫折的能力,那么,如果自己未来不在了,难道还要让孩子们挂着***的孩子而逃避一生吗?基于这些考虑,***只能够远远的看着李敏自己伤心落泪。不过,***的苦心教诲也让李敏从小就学会的独立能力,学会了独自去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这也让李敏在面对后面的困难,却始终有一种顽强不屈的意志力。

当领袖父亲去世后多年,李敏回想当初父亲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她也不禁感慨:父亲是真的耗费苦心,只为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成人成才。父亲虽然要求严格,纪律严明,但他真的是为自己的儿女好。他希望儿女成长成为拥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中国人,可以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李敏刚和母亲从苏联回来时,对于国内生活又有很大的不适应,宛如一个“洋娃娃”一样。说着一口流利的俄语,但是,“中国话”说得却不那么流利了。幼年时和母亲漂泊异乡,对她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时,母亲贺子珍鼓励李敏给她的爸爸***写信。

其实啊,当时的李敏哪知道这一封封信不仅是和父亲在沟通父女情,更多的是母亲想要通过她和父亲的对话,了解一下***的近况。因为母亲贺子珍过于倔强,她不愿意低下头和***和解,她只能借助这一方式了解关心着***。当***收到来自女儿娇娇的书信时,别提有多激动了;虽然小娃娃的字写的歪来歪去,因为从小就学习俄语的她,对于中文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写起书信来对她来说也十分不容易。

但是作为父亲,能收到离开自己多年的女儿写的亲笔信,别提有多开心了。他赶紧找了一位精通俄语的翻译,帮助他一起翻译这封书信。

起初,贺子珍还有些不满意,为什么***不给自己写信却和女儿来信这么频繁,后来,她也想清楚了,***在关心女儿的同时,也在关心着她。这一封封书信的作用,意义可太重大了。这封信中不仅寄托了女儿对于父亲的想念,父亲对于女儿的思念,更有阔别多年夫妻二人的情谊在里面。多么重要的书信,宛如一座桥梁沟通这一个家庭。

多年的战乱,导致***与自己的子女分离,他不得不通过书信也就是家书教育儿女。通过统计,***前前后后给他的家人写过大约28封家书,这28封家书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期望,一位父亲的所有期望都包含在这一封封的家书里面。

***与自己的子女经常通过书信沟通感情,即使工作繁忙,***也会抽出时间与子女家人们聚一聚,了解一下子女们的情况,听一听子女们关于自己工作和学习的近况,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在这一封封家书中,传递着家庭的亲情和温暖,也培养了孩子们爱家的情怀,使他的孩子们对家有着浓厚的感情。感谢这一封封书信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坚强的中华儿女。

父爱包含在其中,所以尤显珍贵。李敏在1964年的时候,跟随丈夫从***搬出,搬到了兵马司胡同的一个普通四合院里。而来到了新家,等待李敏的不仅仅是新生活,也是新困难。从小就没有做过饭炒过菜的李敏,第一次下厨就做了夹生不熟的米饭,而炒的菜也难以下咽,但是尽管这样,丈夫孔令华还是吃了进去。

对于丈夫,李敏充满了感激和爱,不管是有多么困难,丈夫始终都是站在自己身边,两人相隔两地,但是丈夫也一直牵挂着自己,李敏在回忆录中曾提到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个是自己的父亲***,他是领袖,也是慈祥的父亲,虽然父亲更多时候比较严厉,但是***对待孩子们始终都是从长远考虑。

另一个男人就是自己的丈夫孔令华,孔令华是李敏的中学同学,两人互相陪伴了几十年,彼此扶持,互相了解,而且还深爱着对方。李敏一直觉得自己能够得到孔令华这样的丈夫非常幸运,也十分幸福,夫妻俩也一直相互扶持走过余生。

一直到1999年,丈夫因参加活动出车祸,两人才天各一方,但是,李敏从未忘记过自己的丈夫,也一直怀念着丈夫。中学毕业后,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几乎每年寒暑假,李敏都按照***的吩咐去上海看望母亲。

***从女儿那里了解贺子珍的生活情况,贺子珍也从女儿这里知悉***的状态。她宛如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一头连着父亲***,一头连着母亲贺子珍。然而在当时的特殊年代里,李敏不能经常看见父亲,父亲***就好像一个孩子一样,怪罪李敏为什么不来看他。

然而身不由己,李敏和父亲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父亲在弥留之际,还惦念着李敏,甚至还清晰地记得李敏的年龄。李敏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国防科委、解放军总政部工作直至退休。几年前直至李敏写了这本书 《我的爸爸***》,很多人才知道她的父亲是***。

这本书,除了李敏对于父亲深深的怀念,还表达了对父亲深切的思念。***去世后,李敏没有从继承***那里的一份遗产, 无论在***在世时,还是在***去世后, 她都没有享受到一点特权,过着平凡而朴素的生活,凭借一点点工资过着简单但精神充实的日子。

李敏的一生是幸运的,她是伟大领袖***的大女儿;但是同时她也是不幸的,从小到大,一直处于一种单亲状态,童年身边只有母亲,少年之后,身边只有父亲,虽然说李敏也可以定期看自己的母亲,但是彼此见面的时间却被限制着。不过,李敏的一生也是十分精彩的,她的事业、她的婚姻、她的情感都包含着不平凡的传奇。

晚年的她,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也是感慨万千;作为一代伟人***的大女儿,却未享受到一点点的特权或者特殊待遇,更多的却是吃尽了各种苦头。从小颠沛流离,不是在异乡陪伴母亲与父亲分别,就是留在父亲身边又不能与母亲相见。

父亲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并没有为她铺一条平坦的路,相反需要她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成绩。但是,也要很感谢父亲***对她的严格教导,使李敏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方面面都是同龄人的榜样。虽然生活拮据,但是,顽强的毅力使她尽自己所能取得一定的成绩,相信父亲***在天之灵,对于李敏的发展也是非常满意的。

其实,***不求自己的儿女能多么的出色,他内心只是希望他们平平安安普普通通的过完自己的一生,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尽自己所能为人民做实事。而***也以身作则,希望儿女能继承他勤俭节约、踏实肯干的朴素精神,同时也希望儿女们能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自己的***信仰和立场,坚决不给自己抹黑。

***的子女们,也尽自己所能去活的如同普通人一样,尽量不去麻烦自己的父亲,给他添麻烦,他们很是理解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不仅是他们的父亲,更是一个国家的领袖。舍小家顾大家,是他们自觉奉行的优秀品德。其实,女儿李敏也希望父亲是一个国家领袖的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事实证明,***做到了,他不仅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同时也为孩子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家风代代传承,***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于李敏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感谢***的辛勤付出,不仅自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一生,更是率领自己的子女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贡献;一个人伟大就可以带动一个家族的成长,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李敏是多么的幸福啊。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毛泽东读《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晚”

    毛泽东读《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晚故居藏书中,有不同版本的《楚辞》多部。 《楚辞》是以屈原的《离骚》为主的骚体诗歌汇集。从种种迹象看,这是毛泽东终生爱读、百读不厌的一部诗集,特别是其中的《离..

    2024-03-19 11:53 20
  • 毛泽东《杂言诗·八连颂》鉴赏

    杂言诗八连颂(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

    2024-03-14 11:02 22
  •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鉴赏

    七律有所思(一九六六年六月)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题解】诗题有所思,可见是写思虑的。1966年2..

    2024-03-14 09:48 16
  • 悬壶济世:纪念伟人毛泽东

    中国升起一颗星驱散黑暗放光明拯救中华脱苦海䇄立世界成巨龙中国升起一颗星温暖无比照众人带来光明与温喛人民当家做主人中国升起一颗星唤起人民一条心团结奋斗齐努力祖国面貌日日新中国升起一颗星大众利益装心中人民..

    2024-03-11 09:06 23
  • 起名晨,取名晨是什么意思

    取名晨是什么意思晨:五行为火,本义为星名,即房星。在人名中引申为朝气蓬勃、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等含义。起名晨字怎么样?用字的意义:晨:晨字主要指清早或鸡鸣报晓时分。(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58,910次)..

    2024-02-26 09:59 29
  • 尹贤:除弊立新需要格律体——读梅岱《毛泽东的诗词观》有感

    据梅岱先生文,毛泽东论我国现代诗歌,曾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新诗成绩不能低估。同时对新诗表示不满,不止一次跟人讲,我不读新诗,并诙谐地说,除非给我一百大洋。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诗太散漫,不成形,..

    2024-02-26 07:37 33
  • 起名

    秘姓起名

    秘姓起名:秘华萍、秘梅芳、秘思红、秘媛蕙、秘熙琴、秘小媛、秘莉雅、秘映红、秘碗婷、秘雁婷、秘仙琴、秘滟莹、秘水红、秘怡攸、秘娜、秘邝婷、秘媛莉、秘思梅、秘竞芳、秘婧一、秘志霞、秘广霞、秘美芬、秘子颖、..

    2024-02-16 11:08 41
  • 起名

    月姓起名

    月姓起名:月玉淼、月婌朋、月滢瑗、月婌萧、月宁月、月慕函、月蕊舒、月依馨、月智美、月彤忆、月融文、月晚晴、月昕桐、月宇萧、月芮诗、月函舒、月朋韵、月诗文、月峪丹、月晨遥、月池慕、月玥朋、月晗耘、月汶晗..

    2024-02-11 11:06 86
  • 《爱君东阁能延客·别后西湖赋予谁——毛泽东与王熙》毛泽东诗词故事

    五十九、爱君东阁能延客 别后西湖赋予谁毛泽东与王熙王熙:生卒年不详。湖南宁乡人,毛泽东在一师读书时的同学。1917年夏,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利用暑假之暇,同好友萧子升以游学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2024-02-05 11:56 59
  • 〔苏联〕高尔基《早晨》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苏联〕高尔基 【原文】: 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是去看一天是怎样诞生的! 天空突然闪出一丝阳光——夜的黑暗将悄悄地躲藏到山谷和石隙中去,躲藏到浓密的树叶里去,躲藏到沾满露水的乱草丛中去。山顶露出愉悦..

    2024-01-31 12:06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