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科学报

文史|从“合江路1号”说起

2021-04-16 11:36社会科学报

当我们回忆往事,追溯先辈的足迹时,是否能够更接地气、更贴近历史的真实呢?

原文 :《从“合江路1号”说起》

作者 |青岛 柳士同

“合江路1号”,指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青岛的山东大学教职员工宿舍,简称“山大合江路第二公舍”。该建筑据说建于上世纪四十 年代,为日式大型建筑,总计60户。我们家曾先后在第三栋的三楼和第一栋的二楼居住过。

纪录一定真实吗

这60户人家自然都是山东大学的教职员工,其中不乏当时就已颇负盛名,抑或之后享誉学界的教授、专家和学者,这些前辈如今大多已经作古;后来晚一辈学术界、科学界名人,不少也已辞世。早在一二十年前,就有人通过回忆录、传记等形式记下了这些前辈生前的事迹和成就。既有前辈本人晚年通过自述的方式回顾以往;也有前辈的后人亲笔撰文,或接受访谈,介绍父辈的履历;还有不少作家、记者通过采访相关人士、查阅资料,编撰、创作出各种“非虚构文学”。这些文本无疑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不过,所纪录下来的本事都是真实的吗?记忆往往是有选择性的,且时过境迁,回忆未必靠得住。何况中国历来就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再加上某些僵化的思维方式作怪,其真实性就难免不打折扣。

举个例子,至今仍在民间和网络广泛流传的“中国的爱因斯坦”,也曾在合江路1号住过数年。人们之所以称其为“中国的爱因斯坦”,起因大致可以追溯到1979年3月9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的日子》一文。作者自述他1928年5月去柏林,“见到爱因斯坦后,我先把自己的两篇论文递给他”。后来,爱因斯坦“热情地帮我弄到一个研究助手的职务……就这样,我开始了在爱因斯坦研究室的工作”。可是,有位科学史研究者1997年在爱因斯坦档案馆里,发现了上述物理学家1943年12月17日亲笔署名写给爱因斯坦的一封信,信的开头第一句即是“It is to be regretted that I have not had the chance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我为无缘与你相识而感到遗憾”)。这就令人费解了!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山东大学另一位教授,真的见过爱因斯坦,并与爱因斯坦讨论过相对论,他就是历史系的 许思园先生。许先生曾获巴黎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担任过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当年旅居巴黎时,他撰写了《相对论驳议》(法文)一文,并于1942年正式发表。1945年他去了美国,住在普林斯顿,又将该文以英文刊出。爱因斯坦看过后颇感兴趣,于1945年6月7日邀请他到家中做客,畅谈交流。遗憾的是,如此学养深厚才华横溢,且深受欧美学界乃至印度诗人泰戈尔赞许的大家,后半生却无用武之地,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世。

回忆是否能更接地气、更真实

新世纪以来,随着“非虚构文学”的兴起,不少作家热衷于爬梳陈迹往事,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 然而,书写者在撰写这类文字时,首先应该记住的,就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能凭空臆造或任意想象。应多方面地采访相关人士,多层面地爬梳各种资料,认真地比较、鉴别和选择,而不能仅凭一家之言或某些发表过的文字,不加求证就贸然动笔。

记得十多年前,有家出版社约我撰写生物学家 方宗熙的传记,他们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料。这原本是件好事,可我却很为难。且不说本人对生物学外行,对方先生也知之甚少呀!只记得十二三岁时,曾去他家收过一次水电费(那时是由每栋楼各户轮流收取的)。记得那天晚上去时,他家屋子里光线挺暗,只有茶几上的台灯亮着。方先生正坐在茶几旁的沙发上看书,他不满一岁的女儿则在地板上到处爬。方先生见我去了,连忙起身招呼,其和蔼可亲令我至今难忘——我所掌握的感性材料也就这一点了,其他方面呢,就凭那些干巴巴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不经过多方采访、调查、证实,我能轻易拿来作蓝本么?再说,方先生为人忠厚,一生忍辱负重,据悉“***”期间曾受尽凌辱乃至毒打,但这些经历他都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了,连对夫人都从未吐露一句。我若是把他的这些经历、具体的细节也记述下来,合适吗?考虑再三,我只好知难而退,谢绝了出版社的好意。

也许是出于一种偶像崇拜心理吧,不少纪实文学在记述某些名人时,总不乏溢美之词,还时常会捕风捉影地杜撰出些故事来。仍以合江路1号为例,在我的印象中,院里专家教授跟普通人并无多大区别。六七十年前大家似乎都没有什么等级观念,相互之间也从不以职位或职称称呼。全院60户人家,见面打招呼都是叫一声“先生”“太太”,就连看传达室的,大家也都称他“王先生”。我年仅十几岁,也没大没小的,每次在走廊上、马路边遇见同院的某位教授,我都是鞠个躬,问一声“×先生好”,而他们则朝我点点头表示回应,有些中文系、历史系穿长衫的老先生,礼数还特别大,往往要点好几下头。这也许正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范吧!因此我想,当我们回忆往事,追溯先辈的足迹时,是否能够更接地气、更贴近历史的真实呢?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49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