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米侃影

姜维登场亮相时,为何与赵云进行一场较量,原来大有深意

2022-04-09 00:30黑米侃影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二至九十三回,发生在“一出祁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马遵、姜维和赵云。故事梗概如下:

天水太守马遵得知夏侯楙被围南安城,连忙召集部下商议对策,主簿尹赏和主记梁虔都认为应该尽快出兵救援。此时,一位自称是夏侯楙心腹的裴绪来到城中,将夏侯楙要求增援的公文交给了马遵。马遵不敢怠慢,立即召集人马,打算出城救援。

此时,部将姜维突然赶到,告诉马遵不可派兵出城。姜维认为,裴绪一定是诸葛亮派来的奸细,目的就是想引诱马遵出城。姜维推测,城外一定有一支伏兵。一旦马遵率部出城,这支伏兵肯定会乘虚夺取天水。听了姜维的一番分析,马遵恍然大悟,姜维随即又提出率领精兵三千埋伏于城中,马遵则率部佯装出城。以火起为号,夹攻前来夺取城池的北伐大军。崔谅依计而行,大张旗鼓地率部出城。

姜维的判断果然没错,梁绪的确是诸葛亮派出的奸细就在梁绪进城企图诱使马遵上当的同时,诸葛亮还派了老将赵云率一千兵马埋伏在城外,就等着马遵离开后城中兵力空虚之际夺取天水。

当得知马遵率部离开天水后,赵云立即率部攻城,结果反倒中了姜维的计策。在两人的单挑中,姜维越战越勇,令赵云大惊失策。赵云返回军营后,在诸葛亮面前称赞姜维。于是,诸葛亮亲自率兵进攻天水,结果又被姜维击退。此战过后,诸葛亮佩服姜维的才能,动了收降姜维的念头。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历史上的诸葛亮“一出祁山”,出其不意,令曹魏西北地区陷入一片混乱,而与汉中接壤的天水郡更是成为诸葛亮的首要攻击目标。小说中出现的马遵,在历史上也的确是天水郡的太守。不过,马遵的结局并非如小说所言带着数百人投靠了羌胡,而是被魏明帝曹睿治罪。《三国志•张既传》注引《魏略》载,“一出祁山”结束后,“南安、天水皆坐应亮破灭,两郡守各获重刑”。可见马遵的结局非常悲惨。

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派出的奸细梁绪及天水郡主记梁虔,二人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过,二人并非分属蜀汉和曹魏阵营,而是姜维的同僚,同时在天水郡马遵手下效力,梁绪是功曹,梁虔为主记。二人随姜维一起投降了诸葛亮,后来在蜀汉帝国担任过要职。梁绪官至大鸿胪,梁虔官至大长秋。

小说作者很可能是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对这两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将二人都写进了小说当中。不过,作者对于这两个人物的改编令人捧腹,明明是历史上曹魏天水郡的官吏,却在小说中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至于说到小说中描述的这场战事,其历史原貌则要简单得多。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得知北伐大军前来,太守马遵立即逃到了上邽。天水郡郡治冀县的百姓们开城投降,投靠了诸葛亮。因此,在诸葛亮夺取天水郡期间,并未出现所谓的姜维识破诸葛亮的计策并大战赵云之事。

既然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姜维与赵云的激战,小说作者为何要如此虚构呢?作者此举其实大意生意,目的是为了塑造姜维这一形象的需要。在《三国演义》当中,但凡重要角色登场,作者总要设计出一个表现人物才能的故事情节来凸显人物。

如关羽出场时,作者就虚构了一个关羽斩杀黄巾军将领程远志之事;赵云出场时,则有与文丑大战五、六十个回合的精彩情节。作为姜维这位在小说后半部分极其重要的人物而言,又怎么能少了这样的描述呢?选择赵云作为姜维登场的对手,可以彰显姜维的武艺和谋略,这不但是名将赵云的完美谢幕,也是姜维的一次闪亮登场。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