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教

修行必知:静坐时,究竟应该怎么呼吸?调息法门有大学问!

2022-11-24 00:45道教

静坐养生好处多多,但调身调息都有相应的法门,尤其是呼吸法,是静坐养生的重中之重。


那么,静坐时,究竟应该怎么呼吸?

一、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与我们的生活机能,关系很大,一般人只知饮食可以维持生命,不饮不食势必饿死,实不知呼吸比饮食更为重要。


不过由于饮食非金钱不能获得,所以觉得可贵,而呼吸是摄受大气中的氧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所以不觉可贵。但要知我们断食,虽七日尚不至于死,假使一旦闭塞口鼻,不使呼吸,不久便死,这样也可见呼吸重于饮食了。


我们学习静坐,调和气息,是下手时一项重要的功夫,而要调和气息,先将呼吸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肌肉有二个部分,一是肋骨间的肌肉,一是膈(即横膈膜)的肌肉,呼吸运动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大脑下方的延髓中,有一部分神经细胞是管制呼吸的,叫做呼吸中枢,它跟呼吸肌肉发生联系。


呼吸的机构,外面是鼻,里面是肺,肺叶的位置,是在两胸部内。呼吸时,肺部的张缩有天然的规律,我们平时的呼吸,大都不能使肺叶尽量张缩,只用肺的上部,而肺的下部几乎完全不用,因此不能尽吐碳吸氧的功用,以致血液不洁,百病丛生,这都是呼吸不能合乎规律的缘故。

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两种。

1
自然呼吸

也叫做腹式呼吸,因为在呼吸时,一呼一吸,必须都能达到下腹部。在吸气时,空气入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张,抑压横膈膜,使空气下降,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


在呼气时,腹部收缩,横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浊气,外散无余。可见呼吸作用,虽与肺叶有密切关系,但它的伸缩,常须依靠下腹和横膈膜的运动,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便血液循环流畅。


我们不但在静坐时,须用此法,实际上,不论行、住、坐、卧,应该随时使用。关于自然呼吸法的调和方法如下:

1、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横隔膜向上,胸部紧窄,肺底浊气可以挤出。

2、吸息时,从鼻中徐徐吸入新鲜空气,充满肺部,横肠膜向下,腹部外凸。

3、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渐渐细长,达于下腹。

4、呼吸渐渐静细,出入很微,反复练习,久之自己不觉不知,好像无呼吸的状态。

5、能做到无呼吸的状态,那么没有呼息,也没有吸息,虽有呼吸器官,好像不必用它,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到这一地步,可以说达到了调息的极功。不过初学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须听其自然。

2
正呼吸

这一方法,主张呼吸宜细长,宜达于腹部,以及使横膈膜上下运动等,都与自然法,没有两样。不过呼吸时腹部的张缩,完全相反。因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

关于正呼吸的调和方法如下:

1、呼息宜缓而长,脐下气满,腹部膨胀,胸部,空松,横膈膜弛缓。

2、吸息宜深而长,空气满胸,胸部膨胀,这时脐下腹部收缩。

3、肺部气满下压,腹部收缩上抵,这时横膈膜上下受压,运动更为灵敏。

4、在静坐时,呼息及吸息,宜极静细,以自己也不闻其声为合宜。

以上两种呼吸方法,有主张吸息宜比呼息加长的,也有主张呼息宜比吸息加长的,但根据一般实验,似以长短相等为宜。


此外,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目的都在使横膈膜运动。正呼吸是用人功使腹部的张缩逆乎自然,而加强横隔膜的弛张和收缩,使更易运动。不过,由于这一方法参用人功,学时有宜有不宜,并不是人人可学,总不如自然呼吸的毫无流弊。

二、呼吸的练习

为了使呼吸能够正常而熟练,自宜加以练习,且由于我们平时的呼吸,每次只能吸入约350立方厘米的空气,这样气体的交换,并不是经常够用的。


如果能加强呼吸的深度,那每次便能吸入1500至2000立方厘米的空气,做到充分交换肺里的气体。


但静坐时,必须逐步做到无思无虑,假使注意呼吸,心便不能宁静,而且在静坐时,决不宜行深呼吸,因此呼吸的练习,宜在静坐的前后,无论自然呼吸和正呼吸,有共同之点如下:

1、盘膝端坐,与静坐时的姿势相同。

2、先用短呼吸练习纯熟,渐渐加长,最长时每一呼一吸约能占时一分钟,但决不可勉强,务使自然。

3、呼吸的气息,宜缓而细,静而长,徐徐注入到下腹。

4、呼吸时应用鼻而不可用口,因为鼻是专司呼吸的器官,内有毛,可以障蔽尘埃。


口并非呼吸器,假使用以呼吸,等于侵夺鼻的功用,渐渐有使鼻孔阻塞的可能,而且尘埃入口,易生疾病,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口宜噤闭,不但在静坐时应该这样。

5、每日清晨可择空气新鲜的地方,练习五分钟至十分钟。

6、至于静细的呼吸,每日不论什么时候,随时随地,都可练习。

三、静坐时的调息功夫

上面已经说过,调和气息,是学习静坐下手时的一项重要功夫。因为息不调和,心便不能安定。


而所谓息,共可分为四种相状:


一、风相,凡气出入有声的叫做风相;


二、喘相,出入虽然无声,但结滞而不通利的叫做喘相;


三、气相,出入虽无声,也不结滞,但不能静细的叫做气相;(这三种都是不调和相)


四、息相,既无声音,也不结滞,也不粗浮,虽在极静的时候,也不觉鼻息出入,气息若存若亡的,叫做息相,息相方是调和的相。 

凡平时能练习静细的呼吸,以及静坐已有相当时间,心念安定的人,一入坐,不数分钟,气息便得调和,而自己也不觉得有呼吸一回事,这样原不需要再着意去调,反使心不安定,因为心念安定不动,气息便自然调和。


但初学的人,每每不免有心烦意乱、息不调和的情况,那未可根据下列两种方法来加以调和:

1、数息就是在坐定以后,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叫一息,或在入息时数一,出息不计数,再入息数二;或在出息时数一,入息不计数,再出息数二。


这样数至十,乃再从一数起,渐渐纯熟以后,可数至一百为一个单位。假使没有数到十或一百,而中途心起杂念,那未重新从第一数起,这样循环安详地徐徐而数,久久纯熟,便可收心息相依、身体轻安的功效,并可消除初学静坐最易发生的杂念纷飞和昏昏欲睡的两种毛病。 

2、随息学习上面所述的数息法纯熟后,息既虚凝,心念也渐入渐细,这时便可进一步放弃数息,而用随息的方法,就是不再计数。


但一心依随息的出入,念兹在兹,心不散乱。这一方法纯熟后,渐观渐细,自觉此息仿佛从八万四千毛孔中出入,好象云蒸雾散,到这一地步,便能身心空灵,诸病消除。

随息纯熟以后,心念更觉凝静,便可放弃随息功夫。更进一步来做好下面的调心功夫。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道教丹道

    睡功:丹家修炼方便法门,道家不传之秘!

    一、丹家修炼方便法门道家传统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以观其复”,才能进入到“还丹”、“结丹”、“金液还丹”等层次。作为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难做到专事静功。在传统丹学体系..

    2023-10-15 10:17 128
  • 道教丹道

    修炼必知:金丹大道,道家中高层次的养生秘法!

    壹这个话题可能比较深,如果没有道家基础的一般看不懂,不过即使看不懂也没关系,我尽量写的通俗一点,了解了解对以后接触它也有所裨益。“金丹大道”一般就是大家熟知的“内丹术”,“内丹功”,“丹道”。道家秘传..

    2023-10-13 05:17 141
  • 云修行

    真假大师难辨,不妨从《吕祖百字铭》参悟修行真谛!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1不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以“大师”自居,他们或是开班办学,或是大开收徒的方便法门,然后再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且不去论“大师”的真假,既然自诩为修..

    2023-10-05 17:14 38
  • 云修行

    真正的修行没有捷径,伪道学鸡汤绝非正途!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道家与佛宗相似却又不同,佛、道两教都讲求人心上的打磨与修炼,但相对来说,道家是实践性的活动。三洞四辅之中所记载的大量符箓、法术与科仪,就是先人与祖师们在实践中总结下来的成果。..

    2023-09-26 00:40 45
  • 道教丹道

    丹道修炼的重要法门,运“目”之法!

    壹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丹经也认为目是神之游宅,眼睛是元神游走、外示的处所。内丹修炼的根本和起始在于元神显现,如此才可能聚摄先天之气,才谈得上真正修炼,元神要显现,必须心静,心安方能神宁。丹经认..

    2023-09-22 10:49 86
  • 道教丹道

    修炼必读:丹道轻且浅,呼吸妙法门!

    壹道家中有一修炼叫做“金丹大道”。如果摒弃那些繁复经籍教义,我们能够发现,丹道其实离我们很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里的轻、浅,绝非贬义,而是说大道简便易行)。修道,不必到名山大川,三山五岳,十..

    2023-09-16 10:26 81
  • 道教丹道

    睡觉也能修炼?丹道修行中的睡功法诀要!

    壹修道人,宜十二时中都在功夫里,故睡亦有睡功。夫人睡眠,不在时多,而在能熟睡,能无梦,能伏气藏神。人之神寄于目,夜寐极熟则藏于肾。故酣睡无梦则肾气常足而元阳生,并不徒在恢复疲劳振奋精神也。至人之睡,先..

    2023-09-13 11:51 229
  • 云修行

    修行人为什么会有劫,又该如何化解?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一、劫难是如何产生的《文子·自然》有“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意思是天地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其表达的思想为: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周而复始地永恒循环,这个..

    2023-09-13 11:47 142
  • 道教丹道

    道家西派最完整丹道修炼法门,李涵虚真人九层炼心法!

    壹初层炼心者,是炼未纯之心也。未纯之心,多妄想,多游思,妄想生于贪欲,游思起于不觉,学人打坐之际,非不欲摒去尘情,无如妄想才除,游思忽起,法在止观,乃可渐渐销熔。止则止于脐堂之后,命门之前,其中稍下,..

    2023-09-07 08:26 299
  • 道教五术

    夫妻互旺财运的7个绝妙法门!

    夫妻又叫伴侣。伴侣的“侣”字很有意思,它是由两个“口”字和一个“人”字组成的。繁体字的“侣”字是这样写的:“侶”。这说明伴侣是由两口人紧密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两人走到一起是缘分,能够白头偕老那是福分。..

    2023-09-07 05:56 43